根據國際睡眠障礙分類系統,睡眠障礙可以分為失眠、睡眠呼吸障礙、嗜睡中樞障礙、晝夜節律障礙、睡眠運動障礙與其他睡眠障礙等類別。其中失眠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可能伴隨著心理精神疾病發生。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的定義,只要符合以下其中一項,並造成日常生活受到影響就可能診斷為失眠。
目前改善睡眠的方法可以分為認知行為治療與藥物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結合透過睡眠衛教、刺激控制、限制床上時間與放鬆訓練等多種方式來改善睡眠,約有 7-8 成的患者能夠在完成認知行為治療後減少使用安眠藥。失眠的簡要行為治療執行方式包含: (1)在床上的時間符合睡眠周期 (2)無論睡眠長度如何,在同一時間起床 (3)僅在有睡意時上床 (4)避免在睡眠以外的時間躺在床上。 在進行行為治療時,可以透過睡眠日記來檢視自己的睡眠狀況是否改善,在睡眠品質改善之後再逐步增加睡眠時間,尋求最佳的睡眠期間與改善睡眠連續性。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須諮詢醫師後再使用,並且僅作為認知行為治療的輔助治療。目前臨床使用藥物來輔助治療失眠多針對症狀的改善,而部分改善失眠藥物具成癮性,需留意用藥安全性,使用上一定要先讓醫師評估,勿過量使用或是自行斷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