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的研究也發現,高達 46.6%
的受試者有睡眠品質不良的狀況,代表每兩個台灣人就有一人因睡眠問題而困擾。睡眠品質不良可能影響工作表現,更會影響生理與心理的健康狀況,甚至會有較高的意外與死亡風險,值得我們多留意自己的睡眠狀況。
睡眠障礙可以分為失眠、睡眠呼吸障礙、嗜睡中樞障礙、晝夜節律障礙、睡眠運動障礙與其他睡眠障礙等類別。其中失眠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可能伴隨著心理精神疾病發生。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的定義,只要符合以下其中一項,並造成日常生活受到影響就可能診斷為失眠。 (1)難以入眠 (2)難以維持睡眠狀態 (3)過早醒來 (4)即使睡眠時間充足也自覺無法恢復疲勞 失眠的病因涉及遺傳、環境、行為和生理等因素。目前改善睡眠的方法可以分為認知行為治療與藥物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結合透過睡眠衛教、刺激控制、限制床上時間與放鬆訓練等多種方式來改善睡眠,約有 7-8 成的患者能夠在完成認知行為治療後減少使用安眠藥。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須諮詢醫師後再使用,並且僅作為認知行為治療的輔助治療。目前臨床使用藥物來輔助治療失眠多針對症狀的改善,而部分改善失眠藥物具成癮性,需留意用藥安全性,使用上一定要先讓醫師評估,勿過量使用或是自行斷藥。 輔助睡眠的方式可以從多個層面著手,包含生活減壓、運動,飲食及生活作息調整,包含睡前不看刺激性的節目和刊物,避免在睡前從事刺激性的活動,可在睡前泡澡放鬆,睡眠時調整室內光線,這些生活細節的調整都可以幫助入睡。 好的睡眠可以讓人精神充沛一整天,如果有睡眠剝奪或是品質日益下降的情形,建議可以到睡眠門診評估影響睡眠的可能原因,解決根本問題。(睡眠呼吸中止不治療 性功能障礙風險年年增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