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病因
發病原因:攝護腺發炎的病因多種多樣,不同的攝護腺發炎類型其病因不一。細菌性攝護腺發炎的發病中感染因素占主導地位,在非細菌性攝護腺和攝護腺痛的發病中,感染因素可能是一引起或初始作用因素,而非感染性因素可能占主導作用。
在攝護腺發炎發病中可能起作用的因素有以下幾方面:
1、感染因素
(1)、細菌:在細菌性攝護腺發炎中致病微生物與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致病菌相似。常見的致病菌是大腸埃希桿菌(大腸桿菌),少數是變形桿菌、克雷白桿菌、腸球菌等;革蘭陽性菌引起感染的機會不多。絕對厭氧菌很少引起攝護腺感染。
細菌性攝護腺發炎可能因為細菌感染後的尿液逆行或反流感染。感染的尿液可經開口於後尿道的攝護腺導管入侵。尿液流入攝護腺比較常見,而且肯定在細菌性攝護腺發炎的致病原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對攝護腺結石通過結晶形態分析,發現結石中許多成分在正常攝護腺液中不會出現而僅出現於尿液中。
非細菌性攝護腺發炎和細菌性攝護腺發炎的感染途徑可能是:
①、上行尿道感染;
②、排到後尿道的感染尿逆流到攝護腺管;
③、直腸細菌直接擴散或通過淋巴管蔓延侵入攝護腺;
④、血源性感染。
(2)、支原體和衣原體:慢性非細菌性攝護腺發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炎症病變,已有資料表明,非細菌性攝護腺發炎是細菌性攝護腺發炎的8倍,有人認為分解尿素尿原體及沙眼衣原體或許是非細菌性攝護腺發炎的致病因素,但證據仍不充分。
分解尿素尿原體或許是這種攝護腺發炎的致病原因,也可能是一種腐生生物。沙眼衣原體是否為攝護腺發炎致病因素,尚有爭論。男性40%非淋菌性尿道炎和35歲以下多數急性附睪炎均因沙眼衣原體感染引起,而大約1/3非細菌性攝護腺發炎患者有尿道炎。因此,它有可能為非細菌性攝護腺發炎的病因,但不少研究證明即使有,也不是重要的因素。
(3)、真菌及寄生蟲:真菌引起攝護腺感染主要見於。抵抗力遭到嚴重的損失,發生真菌性攝護腺發炎。引起攝護腺發炎的寄生蟲主要有陰道毛滴蟲、血吸蟲等。
2、化學因素 :非細菌性攝護腺發炎的原因和致病原目前尚不清楚,致病菌有可能是無法確定的致病微生物,近年臨床研究發現衣原體和支原體可能是慢性攝護腺發炎的主要致病菌。或者它是非感染性的疾病,有人推測可能是尿液反流入攝護腺引起“化學性”攝護腺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