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並發腎臟病其實是較為嚴重的。痛風性腎臟病在西方國家常見,國內以北方多見,無明顯的季節性,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發病率高。男女之比為9:1,85%為中老年人。尿酸性腎臟病如能早期診斷並給予恰當的治療(控制高尿酸血症和保護腎功能),腎臟病變可減輕或停止發展。
痛風性腎臟病即血液中尿酸鹽濃度增高達到過飽和狀態,尿酸鹽結晶沉積於腎臟而引起病變。尿酸性腎臟病組織學特征性表現為腎間質和腎小管內出現尿酸鹽沉積,可見雙折光的針狀尿酸鹽結晶,這些結晶造成其周圍單個核細胞浸潤,導致腎小管上皮細胞壞死、腎小管痿縮 、管腔閉塞、間質纖維化,進而腎單位毀損。
2、引起痛風性腎臟病的原因
2.1、濕熱痹阻:多因外感風熱之邪與濕相並,合邪為患,或濕熱之邪侵襲筋絡,或風濕寒邪鬱而化熱,痹阻經絡關節,或素有內熱復感風濕寒邪等,致使風濕熱邪留戀於肢體、經絡、關節,閉阻不通而為熱痛。
2.2、血瘀痰阻:多因風濕寒熱之邪留著關節經絡日久,寒邪凝滯,濕邪阻痹,熱邪煎灼津液;或正氣不足,肝腎虧虛,氣血運行不暢而瘀阻等。致使肢體、關節、經絡氣血運行不利而變生瘀血、痰濁,深入筋骨,停留關節骨骱,固結根深,難以逐除,痰瘀膠結,痹阻加重,疼痛劇烈,關節僵硬變形而成頑痹。
2.3、肝腎虧虛:多因正氣不足,肝腎虧虛;或外感風濕寒熱之邪 ,日久不愈,耗氣傷精,累及肝腎。腎主骨藏精,肝主筋藏血,肝腎不足,精血虧虛,筋骨不利,而發為痹。
3、痛風腎臟病的症狀有哪些
3.1、約5—10年後腎臟病加重,進而發展為尿毒症,約17%—25%死於腎功能衰竭。
3.2、早期有輕度單側或雙側腰痛,嗣後出現輕度浮腫和中度血壓升高。尿呈酸性,有間歇或持續蛋白尿,一般不超過++。幾乎均有腎小管濃縮功能下降,出現夜尿、多尿、尿相對密度偏低。
3.3、痛風性腎臟病有持續性高尿酸血症,20%在臨床上有腎臟病變表現,經過數年或更長時間可先後出現腎小管和腎小球受損,少部分發展至尿毒症。
3.4、研究表明,尿酸鹽腎臟病與痛風性關節炎的嚴重程度無關,即輕度的關節炎病人也可有腎臟病變,而嚴重的關節炎病人不一定有腎臟異常。
3.5、尿酸鹽腎臟病的發生率僅次於痛風性關節損害,並且與病程和治療有密切關系。
1、血白細胞計數增高,血沉增快,血尿酸增高,男性0.38mmol/L以上,女性更年期前在0.3mmol/L以上,更年期後同男性。
2、間歇性蛋白尿,尿比重低,尿液中尿酸含量增高(正常:0.38~5.59mmol/24小時尿)。
3、靜脈腎盂造影及超音波檢查可發現腎結石影。
4、抽取滑囊液作旋光顯微鏡檢查。可發現白細胞內有雙折光現象的針形尿酸鹽結晶。
1、低嘌呤飲食:平時采用低嘌呤飲食。宜選含嘌呤低的食物,如面粉、洋蔥、水果、牛奶、雞蛋等;禁用含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大腦和各種肉湯、肉汁、沙丁魚、鳳尾魚、鯖魚、小蝦、扁豆、黃豆及菌藻類;粗糧、菠菜、花菜、蕈類、扁豆、禽畜肉類等食物含嘌呤,應謹慎選擇。
2、限鹽:限制鈉鹽,以每天2~5克為宜。
3、多飲水:每天的飲水量應達到2500~3000毫升,多吃含水分多的水果和食品,通過增加尿量來幫助腎臟排出尿酸,減輕尿酸對腎臟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