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發炎是指攝護腺特異性和非特異性感染所致的急慢性炎症,從而引起的全身和局部症狀。慢性攝護腺發炎病程較長,若采用部分切除,因不能保證清除全部感染組織,仍可能復發;若行攝護腺摘除術,雖可根治,但由於無法確保術後性功能,患者多難以接受;內服藥物又往往難以堅持,故可選用外治療法以輔助治療。外治法的優點是既安全方便,又可增強療效,加速康復。現綜合有關文獻資料中經臨床驗證有效的外治法。
治療男人攝護腺發炎的藥物有哪些?
1)、抗生素:
喹諾酮類藥物穿透攝護腺包膜能力較強, 在攝護腺內能達到有效抑菌及殺菌濃度, 其不僅對革蘭氏陰性及陽性菌有效而且對支原體、衣原體亦有效。
2)、α受體阻滯劑:
常用的α受體阻滯劑有特拉唑嗪、泰拉唑嗪(高特靈) 等。α受體阻滯劑能松弛攝護腺和膀胱等部位的平滑肌而改善下尿路症狀和疼痛,因而成為治療攝護腺發炎的基本藥物。
3)、非甾體類抗炎藥物:
對於伴有會陰部不適、隱痛、排尿不適者, 可采用非甾體類抗炎藥, 以減輕症狀及炎症。常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為: 保泰松、佈洛芬、消炎痛、芬必得、塞來昔佈、羅非昔佈等。
4、)別嘌呤醇:
由攝護腺尿液返流所致的非細菌性攝護腺發炎, 其攝護腺液中的尿酸水平明顯升高。使用別嘌呤醇可降低尿酸水平, 從而改善攝護腺症狀。
慢性攝護腺發炎的外治法
一、恒溫泡澡法
以恒溫浴盆,每日泡澡2次,水溫以45.4℃為宜,每次20分鐘,20日為1療程。恒溫熱水泡澡,可以提高局部組織溫度,擴張血管,促進皮膚、皮下組織和肌肉的血液循環,提高局部組織的代謝率,使血管通透性增加,緩解痙攣和疼痛,對於慢性攝護腺發炎患者最常見的攝護腺痛療效顯著,總有效率可達88%以上。
二、中藥泡澡法
多選具有清熱理氣、活血化瘀中藥煎湯泡澡。藥用紅藤、敗醬草、虎杖各30g,三棱、乳香、沒藥、蘇木各20g,王不留行、桃仁、川楝子、白芷各15 g。每日1劑,每劑藥可用2~3次,每次泡澡30分鐘,水溫以42℃左右為宜。屬濕熱型攝護腺發炎者,可用萆薢、白芷各30g,甘草5g,煎湯坐盆內水漬於小腹。
三、坐藥療法
將藥物制成栓劑、丸劑或錠劑,塞入肛門內,治慢性攝護腺發炎尤為相宜。方如:①紫草紅花糊:紫草30g,紅花、穿山甲各10g,乳香、沒藥各5g,共研細末,以凡士林調成糊狀。患者取膝胸位,以1:1000新潔爾滅消毒會陰部後,術者戴無菌手套,取藥3~5g,捏成圓團,蘸少許液體石蠟或植物油以食指將藥自肛門輕輕塞入直腸,塗於直腸前壁近攝護腺處。囑患者俯臥休息3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臨床觀察表明,本方有清熱活血散結作用。②攝護腺發炎栓:蒲公英37.5g、天花粉62.5g、黃柏62.5g、甲基睪丸素0.5g、甘油45g、羊毛脂4.5g、吐溫802.5g、半合成脂肪酸甘油脂適量,制成栓劑。在大便後或臨睡前塞入肛門內5~6cm處,每日2次,每次1粒,30日為1療程。該方能清熱利尿、消腫散結,還可增強性機能,使分泌增加,有利於攝護腺中膿細胞的排除。
四、外敷療法
取牛膝、吳茱萸、川楝子、小茴香、肉桂各等分,共研細末,每次3~6g,用白酒調成糊狀,敷於小腹曲骨穴(恥骨聯合上緣)處,外用止痛膏貼蓋,3~5日換藥1次。
五、灌腸療法
本法有利於藥效成分被攝護腺局部組織吸收,且不受胃腸酸堿環境或酶的破壞而失去活性,故效果較佳,可選地錦草湯。藥用地錦草、蒲公英、地丁各30g,白茅根、石韋各20g,皂角刺、穿山甲各12g。水煎取汁150ml,保留灌腸,每日1劑,30日為1療程。對慢性攝護腺發炎屬濕熱下注者更有效。
六、按摩療法
肛門常規消毒後,術者戴無菌手套,將食指插入肛門內,摸準攝護腺,中等用力,壓力均勻,按順序由兩側葉自上而下進行攝護腺按摩,由外向內逐漸移向中央溝,每側重復2~3次,再以拇指由球部尿道向尿道口方向按壓,即可使攝護腺液自尿道溢出或滴出。一般每周1次,有利於攝護腺內炎性物排出,增加血液循環,促進炎症吸收。但急性攝護腺發炎、急性尿道炎及有明顯壓痛的患者,禁用本法。
慢性攝護腺發炎的外治法及其外治方藥頗多,如中藥電離子導入法、針灸療法和提肛功法等均有獨特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