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蛇 帶狀疱疹發病過程
老一輩的人常認為,長了皮蛇,最怕病灶擴大延伸,一旦在身體圍繞一圈,恐凶多吉少。果真如此嗎?
皮蛇長一圈 不會小命不保
醫學表示,帶狀疱疹俗稱「皮蛇」、「風蛇」、「腰纏蛇」,光從字面上來看,就知道疾病相當恐怖險惡,令人畏懼。
以往醫療水準較差,不瞭解帶狀疱疹成因,又缺乏抗病毒藥物,一旦長了皮蛇,神經抽痛,確實痛苦。如果範圍變大,或是病灶出現在眼窩、頭部、耳朵等重要器官附近,當然就有致命風險,且可能影響聽力、視力。
至於皮蛇長了一圈,人就會死亡,5MG.TW指出,這是鄉野傳說,以前或許有人得了皮蛇,身體虛弱,病灶蔓延,最後死於其他合併症。但現在抗病毒藥物進步,只要確診後,立即用藥,就能大幅減輕疼痛及日後神經抽痛機率。
水痘病毒再活化 沿神經節生長
帶狀疱疹為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再度活化的表現。第一次感染時,引發水痘,痊癒之後,病毒並未消失,而是潛伏在脊髓神經節,如果身體免疫力變差,病毒再度活化、增生,就會引發帶狀疱疹。
特別的是,病毒隨著感覺神經蔓延至皮膚表面,大部分出現在胸部、腰部、大腿等部位,順著神經節分布狀況而擴散。因為神經節為一段段,如果長出皮疹,模樣確實像是「皮蛇」、「腰纏蛇」。
初期皮膚無異狀 常難以確診
莊主任醫師表示,帶狀疱疹一開始發作時,皮膚毫無症狀,但神經刺痛,相當不舒服。如果長在腰部,腰痠背痛,長在胸部,同樣劇痛,合併灼熱感,身體出現倦怠、頭痛、發燒等感冒症狀,但外表並無異狀。因此,不少患者還被另一半奚落,認為無病呻吟,假裝生病。
俗話說,「最後看診的醫師最厲害」,莊主任醫師認為,皮蛇病程發展,就相當符合這句俗語。如果病灶長在胸部、臀部,病情相對較輕微;如果是在眼窩、耳朵、生殖器等部位,則可能引發嚴重後遺症,不可不慎。例如,引發結膜炎、角膜炎,甚至導致失明,部分患者聽力受損,或是顏面神經麻痺。即使沒有上述後遺症,有些患者飽受神經痛之苦,有些人甚至持續數月、數年,期間產生持續性或間歇性疼痛,痛到憂鬱。
疹長在哪裡 純粹機率問題
至於皮蛇病灶位置為何會不一樣?莊主任醫師說,「這純粹是運氣、機率。」剛好長在眼窩、耳朵的比率並不高,加上抗病毒藥物精進,因此,平均治療半個月後,大部分患者就能恢復正常。
皮蛇患者大多體虛、免疫力較差,生病期間應該好好靜養休息,盡量不要外出。
免疫力降低 隨時可能復發
莊主任醫師指出,許多人以為只有老年人會長皮蛇,其實門診收治不少年輕皮蛇患者,有大學生為了期末考趕報告而連續熬夜,以致免疫力變差,皮蛇上身。
但因體力好、本錢夠,年輕皮蛇患者的病程明顯較短,來得快,好得也很快,且日後神經痛機率也明顯低於中老年人。但值得注意的是,長過皮蛇,並不會終身免疫,只要身體疲累,免疫力低下,仍可能復發。
皮膚部主任楊書田提醒,盡量少熬夜、睡眠充足,飲食均衡,生活作息保持正常,並適度運動,紓解壓力,以及施打皮蛇疫苗,唯有保持良好免疫功能,才能避免再痛一次。
接連感染 留意癌症或免疫疾病
皮膚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周醫師也提醒,若不到四十歲忽然得到帶狀疱疹,或是感冒結束後接著發生帶狀疱疹,一個感染接著一個,發生在年輕人身上並不尋常,要小心可能有癌症、自體免疫疾病等,導致免疫力下降,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詳細檢查。
帶狀疱疹病程
發作初期
身體單側靠近胸椎或腰椎部位出現刺痛、痠麻或灼熱感。也可能出現倦怠、頭痛、發燒等感冒症狀。
出現紅疹
2-3天後
皮膚出現紅疹,並進展為水泡。待水泡化膿後,逐漸結痂剝落。
進展為水泡
多數會自行痊癒,但長在眼窩、頭部、耳朵、生殖器等重要器官附近風險較高。
結痂逐漸脫落
有些人會留下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甚至持續數月、數年,期間產生持續性或間歇性疼痛。
生活照護
長皮蛇不能吃蛋?醫師:無稽之談
家中有人得帶狀疱疹,該如何照顧?
水泡破掉怎麼辦?
皮膚部主任楊書田指出,由於帶狀疱疹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建議家屬協助擦藥、清潔患部,如果水泡還沒破掉,可用溫清水洗澡,輕輕擦乾患部即可。如水泡破掉,則可用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塗抹藥膏,避免碰到水,減少感染機率。
皮膚科主治醫師吳明安表示,通常只要不用力壓,水泡不太會破掉,建議可用紗布稍微覆蓋,或使用痱子水,有收斂水泡的效果。若水泡很大,可請醫師在診間使用針頭將水泡吸乾,避免弄破水泡,造成續發性的感染。
飲食有沒有禁忌?
在飲食上,病友應少吃容易發汗的辛辣食物,避免因為流汗導致皮疹水泡刺癢或紅腫。至於可不可以吃蛋?有一說,蛇愛吃蛋,罹病時吃蛋,會讓皮蛇變大,對此,楊書田表示,這是無稽之談,沒有必要減少蛋白質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