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及經過小鼠試驗發現,如果攝護腺缺乏磷酸酶基因(PTEN)就會逐步發展為前癌性,而全雄激素阻斷會激化侵略性攝護腺癌的發展。由此推斷,如果患者缺乏PTEN,且攝護腺發生前癌變,那麼全雄激素阻斷這種化學預防療法可能就無法奏效.
近期發表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雜志《癌症發現》( Cancer Discovery)上的一項前臨床研究顯示,利用全雄激素阻斷療法來避免前癌性攝護腺異常發展為侵略性攝護腺癌對於具有特定基因變化的患者來說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美國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腫瘤化學部主任Thomas R. Roberts博士稱:“攝護腺腫瘤細胞的生長和生存在很大程度上會依賴癌細胞從雄性激素包括睪酮所獲得的信號。”
先前兩項以安慰劑為對照的攝護腺癌化學預防隨機試驗顯示,全雄激素阻斷可從總體上降低男性患初級攝護腺癌的風險。然而,這兩項研究同時還表明該療法會導致嚴重攝護腺癌的風險不斷積累上升。
嚴重攝護腺上皮內瘤是一種攝護腺異常病變,被認為是攝護腺癌的主要前身。在臨床病例中,9%-45%的患者會出現腫瘤抑制基因PTEN的缺失。
通過對患有嚴重攝護腺上皮內瘤的小鼠進行研究,Roberts和他的同事們評估了手術或化學全雄激素阻斷是否可以避免腫瘤前體惡化為更具侵略性的癌症。
Roberts博士介紹稱:“我們把小鼠閹割之後,本以為腫瘤會出現萎縮而在初期確實有所縮小,但是之後又出現生長而且更具侵略性。”
這項前臨床研究表明,在某些男性患者中預防性地減少雄性激素或抑制雄激素受體的功能可能收不到預期的效果。
Roberts博士表示:“把研究數據延伸一下可表明,隨著男性年齡的增上,其體內的睪酮含量就會隨之下降,而睪酮的減少實際上可能會引起惰性攝護腺腫瘤發展為激進型腫瘤。這表明,睪酮補充劑對於攝護腺問題男性來說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然目前的研究結果不這麼認為。”
Roberts博士同時還提醒人們要謹慎對待該項研究發現,因為小鼠的攝護腺與人類的攝護腺不完全相同。因此,人們需要更多人體腫瘤的數據來評估小鼠研究結果是否適用於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