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異性攝護腺發炎,由結核桿菌、真菌、淋球菌、衣原體、支原體、白色念珠菌、滴蟲等病原體引起,除結核桿菌感染外,其他都是通過性傳播疾病所致的攝護腺發炎後遺症,也稱性攝護腺發炎。
約有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個時期會受到攝護腺發炎的影響。攝護腺發炎可以影響各個年齡段的成年男性,50歲以下的成年男性患病率較高。攝護腺發炎發病也可能與季節、飲食、性活動、泌尿生殖道炎症、良性攝護腺肥大症或下尿路綜合征、職業、社會經濟狀況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有關。
本型患者雖然常規細菌檢查未能分離出病原體,但可能仍然與某些特殊病原體:如厭氧菌、L型變形菌、納米細菌、或沙眼衣原體、支原體等感染有關。有研究表明本型患者局部原核生物DNA檢出率可高達77%,臨床某些以慢性炎症為主、反復發作或加重的“無菌性”攝護腺發炎,可能與這些病原體有關。其他病原體如寄生蟲、真菌、病毒、滴蟲、結核分枝桿菌等也可能是該型的重要致病因素,但缺乏可靠證據,至今尚無統一意見。
特異性攝護腺發炎一般采用物理和藥物配合治療。
1、物理治療:
(1)宜用熱水浴或泡澡,並可選擇紅外線照射、離子透入、超短波、CO2激光或電熱磁療等。
(2)攝護腺按摩可使炎症分泌物排出,每5--7日1次,4--8一療程。但近來有些學者提出定期做攝護腺按摩可促進淋菌列腺內的擴散,不主張使用。
2、抗生素治療:
高水下的有三甲氧芐氨嘧啶、氯林可黴素、紅黴素等,中等水平的有氯黴素,林可黴素,低水平的有氨芐青黴素、先鋒I號、先鋒IV號、強力黴素、卡那黴素、呋喃妥因、土黴素、青黴素G、多粘菌素B、利福平及多數磺胺藥等,患者可讓醫生的指導下,選擇藥物品種、用法、用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