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發炎就是最為常見禍害攝護腺健康的黑手。不幸遭遇攝護腺發炎的侵襲,男性朋友必然會四方求醫、八方問藥,殊不知,在治療攝護腺發炎的過程,不少朋友不幸陷入攝護腺發炎治療的“黑”色陷阱,花了非常多的錢,吃了非常多的藥,可是依然沒有取得好的效果。
“黑”色陷阱一:濫用抗生素
有些患者會錯誤地認為抗生素是消炎藥,有了攝護腺發炎就得用它。其實炎症和感染是兩回事,感染是由細菌等病原體引起的感染,它可以表現為炎症,但炎症中有很多不是感染引起來的,叫“無菌性炎症”。在攝護腺發炎中有90%左右的病人都是無菌性的,真正可以找到病原體的感染性炎症不足10%。無菌性攝護腺發炎用抗生素不但不起消炎作用,還讓體內局部菌群失調,加重病情的難治程度。
“黑”色陷阱二:急於求成,速戰速決
攝護腺發炎絕大多數是非感染性炎症,由於久坐、憋尿、喝酒、吃辣、著涼等因素引起的局部充血、水腫、發熱。且外面有一層三種組織組成的包膜包裹著,藥物不易從血流中透入,故治療起來不可能速戰速決。
“黑”色陷阱三:患者自作主張,去藥房自行購藥
臨床上有句名言:“診斷比治療更重要”。有病不診斷清楚就用藥是盲目的,患者到藥房自行購藥,對頭疼腦熱等小病來講可以,對攝護腺病這樣的疑難雜症就未必對症了。
“黑”色陷阱四:療法單一,不采用綜合療法
攝護腺發炎病因復雜,加之特殊的生理解剖特點,攝護腺發炎往往不可能用一種方法就能治好,如有菌性(感染性)攝護腺發炎,在用抗生素的同時,要改善局部血循環,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吞噬細胞功能等等。各方配合,方可奏效。
男性警惕攝護腺發炎的兩大錯誤觀念
看著街頭、網上、電視裡如火如荼的廣告,男人們的注意力不自禁地被引到了那個重要器官,稍有不適就以為中了攝護腺發炎的“招”。有既往病史的患者更是小心翼翼,時刻擔心攝護腺發炎卷土重來。
鋪天蓋地的攝護腺發炎宣傳廣告讓患者心理包袱過大,勢必引導大眾陷入錯誤觀念,對明確診斷和治療攝護腺發炎不利。
錯誤觀念一
只要有下尿路症狀就是攝護腺發炎
這年頭,對於攝護腺發炎的宣傳過於泛濫。偏偏男人最在意的就是這個部位,有什麼不適,一邊藏著掖著不願到正規醫院看病,一邊卻不惜花大價錢買回所謂的靈藥,由此被欺詐的不在少數。
醫師表示,有不少患者因慢性攝護腺發炎久治不愈來就診,結果發現並不是攝護腺的問題。比較多見的是膀胱過度活動症、間質性膀胱炎或盆底功能障礙,都有下尿路症狀,如尿頻、尿急、尿不幹凈,卻被非正規機構的醫生診斷為攝護腺發炎,白白花了很多錢治療。
“最好一開始就到正規醫院就診。尤其是攝護腺發炎治療一段時間沒有改善的,更要警惕是否誤診或被騙了。”據介紹,除了尿頻尿急,膀胱過度活動症可伴隨夜尿多、急迫性尿失禁,間質性膀胱炎可伴隨下腹、外陰、會陰疼痛,排尿後疼痛感減輕,盆底功能障礙可伴隨大便失禁,性功能也會減弱。
錯誤觀念二
攝護腺發炎的治療重在抗感染
醫師說,看到攝護腺發炎這個病名,病人總以為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一定要用抗生素消炎才能治好。有些醫生也不負責任,隨便開藥。因此,目前的攝護腺發炎治療存在濫用抗生素的嚴重問題。實際上,抗生素不是不能用,而是必須用在點子上。“抗生素治療慢性非細菌性攝護腺發炎就是一個經驗性的治療,我個人認為用藥最多不能超過2-3個月”。
醫師表示,讓醫生把攝護腺發炎完全治好一般是不可能的,治療隻能改善症狀。但有一點必須要強調,病人越是緊張焦慮,治療效果越不好。“給病人開任何藥物,其中30%是安慰劑效果。有時隻是給攝護腺發炎患者開抗抑鬱藥,病情就能有所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