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常遇一部分淋病性尿道炎患者經治療後症狀復現或持續存在,並在不同醫院多次尿常規及尿道分泌物檢查均為陰性,長期用青黴素。氟哌酸等藥物治療無效。究其原因,除應考慮到合並有其他病原體(如沙眼衣原體。人型支原體等)感染外,更應警惕並發淋病性尿道炎的可能性。因為淋病性尿道炎初為前尿道的炎性疾病,進而可上行蔓延至後尿道,形成全尿道炎症,並通過開口在後尿道的攝護腺小管使感染達攝護腺組織,導致攝護腺發炎的發生,而後尿道炎和攝護腺發炎又成為前尿道炎的感染源,如此反復循環,是造成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若能及時發現和積極治療並發的攝護腺發炎,阻斷其惡性循環,則可縮短病程,從而達到治療好的目的。
淋病性攝護腺發炎的臨床表現,與發病初期尿道炎的症狀有很大的不同。在炎症波及攝護腺時,患者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多不顯著,一般尿道外口分泌物不多或無分泌物,但多有會陰。陰囊等部位的不適,或伴有輕度尿痛。肛門痛指診攝護腺幾乎均有程度不同的壓痛。部分病例攝護腺液分泌物塗片可找到淋病雙球菌,若進行攝護腺液的細菌培養,則可提高淋病雙球菌的檢出率。因此。凡患有淋病性尿道炎而遷延不愈者,宜首先排除並發攝護腺發炎的可能,攝護腺液塗片和培養的檢測是必不可少的。
對確診為淋病性攝護腺發炎者,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攝護腺組織內藥物注射治療。常用藥物為先鋒黴素5號(0.5克)加透明質酸酶(1500單位),每周注射1次,4次為一療程。一般經過2~3個療程的治療,症狀即可消失,攝護腺液細菌培養轉陰。如尿液檢查或尿道分泌物塗片檢查有較多白細胞者,可服用利福平加復方新諾明片,同時配合每周1次的尿道擴探及攝護腺按摩,治療周期為1~3個月。經上述治療無效時,則應再行攝護腺組織內藥物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