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發炎是男性生殖器官常見疾病,攝護腺發炎患者起初沒有什麼症狀不易被人發現,如果出現有排尿不適,後尿道、會陰和肛門處墜脹不適感、性功能障礙等症狀,請及時去醫院檢查,看是否患有攝護腺發炎,下面是檢查攝護腺發炎的方法:
直腸指診
攝護腺呈飽滿、增大、質地柔軟、有輕度壓痛。患病時間較長的,攝護腺會變小、變硬、質地不均勻,有小硬結。同時應用攝護腺按摩的方法獲取攝護腺液,做一個常規檢查。
腺液檢查
攝護腺液中白細胞在顯微鏡高倍視野中超過10個,卵磷脂小體減少,可診斷為攝護腺發炎。如果同時作細菌培養,可以對慢性攝護腺發炎做出明確診斷和分類。如攝護腺發炎液細菌培養結果為陽性,則診斷慢性細菌性攝護腺發炎;反之,則為慢性非細菌性攝護腺發炎。
b超檢查
顯示攝護腺組織結構界限不清楚、紊亂,可以提示攝護腺發炎。經過上述的幾項檢查,我們可以對攝護腺發炎做出診斷、鑒別和分類。另外,根據檢查的結果對另一類攝護腺疾病做出診斷:攝護腺痛,它在臨床上具有慢性攝護腺發炎的症狀,尤其是盆腔、會陰部疼痛明顯,而攝護腺液檢查正常,培養無細菌生長。 攝護腺的正確位置
除臨床表現外,直腸指診可觸及腫脹、飽滿的攝護腺,壓痛明顯。有膿腫形成時,兩側腺葉不對稱,可能有局限性波動。蠻龍液認為,急性期切忌攝護腺按摩,防止感染向附睪、睪丸擴散,或細菌進入血液引起菌血症。
尿道分泌物可塗片染色鏡檢和做細菌培養。尿液鏡檢常見較多紅細胞或成堆膿細胞。三杯試驗的第1杯尿微混,鏡檢可見白細胞,第2杯尿色清,無白細胞,第3杯尿混濁,有大量白細胞和膿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