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是優質的“滅火”劑呢!中醫認為牛奶性微寒,可以通過滋陰、解熱毒來發揮“去火”功效,而且牛奶中含有多達70%左右的水分,還能補充人體因大量出汗而損失的水分。
2、梨子
梨子自古被尊為“百果之宗”,有潤肺、止咳、消痰、降火等功用。在秋季若因氣候過度幹燥,繼而出現口渴、便秘、幹咳等;或因內熱導致煩渴、咳喘及痰黃等症狀,可多食梨。
3、白木耳
白木耳味甘淡、性平,無毒,入肺、胃、腎三經,具有很好的生津潤肺、益氣活血功效,這對於上火出現肺燥幹咳、胃腸燥熱、便秘等症狀,那麼平常最好多多吃一些白木耳,對體虛、久病初愈的人們,不太適合吃過於補的食物,而對於內熱而有出血傾向者更為適用。
4、甲魚
甲魚有滋陰涼血的作用,為清補上品。甲魚對陰虛血熱或陰虛火旺、虛勞骨蒸者,更為適宜。甲魚的背殼,又稱鱉甲,也有滋陰補血的作用,陰虛之人也可食之。
5、蛤蜊
中醫認為蛤蚧性平,具滋陰、潤五臟,清肝明目等作用。同時研究發現蛤蜊還可輔助治療糖尿病、結核病、乳腺增生等疾病。另外建議經常面對電腦,火氣大、有眼屎的人經常吃蛤蜊湯就可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滋陰降火的食療1、沙參百合潤肺湯
北沙參15克,百合30克,無花果5個,豬瘦肉18克,陳皮1片。先將無花果洗幹凈,對半剖開;豬瘦肉洗幹凈;北沙參、陳皮、百合洗幹凈;將所有的材料一起放進已滾的水中,繼續用小火煮約一小時,加少許鹽調味,即可飲用。
2、百合杏仁粥
鮮百合50g(幹品30g),杏仁10g去皮,打碎,與粳米50g同煮為稀粥,調白蜜適量溫食,一日三次即可。
3、川貝燉水梨
取水梨1個洗凈,橫斷切開,去核後放入川貝末6g,再將兩半並攏,用牙簽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g,水適量,隔水燉煮30分鐘即可,吃梨喝湯。每日一次,連服3-5日即可。
4、杏仁燉水梨
把杏仁去皮,在敲碎,再將雪梨去皮,切成片,一起放入鍋裡面。放少量的水,用小火煮大概40分鐘左右,就可以享用了。最好是早晚各一次。
5、杏仁粥
用甜杏仁20克,以熱水泡軟,去皮搗爛,與粳米100克加水同煮,沸後再放適量冰糖同煮成粥。適用於肺虛喘咳的老年便秘患者食用。
6、蘇子麻仁粥
將蘇子和麻仁,磨成粉末,放進砂鍋裡面煎。煎好以後,用漏勺取濃汁,把殘渣去掉。在和大米一起放進鍋裡,加入少量的冰糖,煮成稀粥。只要患有氣管炎和便秘的人都可以食用,效果俱佳。
按摩穴位能降火經常按摩某些穴位也能幫助降火。
第一個是照海穴
照海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照,意為照射,海,象征大水,“照海”顧名思義,指腎經的經水在此大量蒸發,具有吸熱的作用,按壓此穴能緩解咽喉幹燥、目赤、失眠等由於陰虛火旺引起的症狀。按壓時,感到酸、麻、脹就可以了;按壓時間不宜太長,5~10分鐘即可。
第二個是湧泉穴
腳掌前部1/3處(不算腳趾)、腳緣兩側連線處就是此穴。《黃帝內經》中提到“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就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這個穴位對於滋陰降火很有意義,可以緩解上火引起的口幹、眩暈、焦躁等。方法是將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較強的力氣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