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古今中外養生家的經驗,都十分強調節食對健康長壽的作用。所以在飲食養生方面,第一是要全面攝食,使營養平衡,第二是要饑飽得中,保持腸胃的正常功能。
大饑勿飽食大渴勿過飲-平衡飲食才健康
平衡飲食才健康
我國古代養生家十分重視飲食適量,在節制飲食方面有許多精辟論述和具體方法。歷代醫學家和養生家在節制飲食方面,繼續總結出許多寶貴經驗,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
不暴飲暴食。
一次飲食量過大,使胃的負擔驟然加重,於是引起胃痛、嘔吐、腹脹、噯氣等症狀,嚴重者導致急性胃炎、腸炎、胰腺炎、胃穿孔等。一日暴、十日寒,給健康和生命造成的危害是難以彌補的。為此,《醫說》中告誡道:食慾少而數,不慾頓而多,也就是現代科學主張的少量多餐制。
大饑勿飽食,大渴勿過飲。
人在大饑大渴之時,最易一次吃得過飽或飲水太多,從而使胃難以適應,造成不良後果。古人主張先饑而食,先渴而飲,這是防止饑不擇食、渴不擇飲的科學辦法。唐代藥王,長壽老人孫思邈總結這方面的經驗教訓告誡道。不慾極饑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慾極渴而飲,飲不慾過多。如果一旦出現饑渴難耐的情況,重溫這些節食訓誨或以此勸導孩子緩緩進食,漸漸飲水,就可避免身體受到傷害。
飲食不可勉強
出現厭食的原因,一是由於人體暫不需要繼續進食或飲水,這屬於生理性的厭食;二是由於疾病影響了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的功能,這是病理性厭食;種種心理因素也可引起厭食。不論哪種情況,只要沒有食慾,就不應當努力加餐飯。積極的辦法應當是:調整飲食制度,加強體力活動,參加娛樂活動,保持精神愉快,創造輕松的進食環境,烹制色香味形俱能誘人食慾的飯菜等等。關於勉強進食的危害,《養生廷命錄》曾指出:不渴強飲則胃脹,不饑強食則脾勞,總之還是傷脾胃,而脾胃被中醫視為人體健康長壽的後天之本。所以注意節食,保護脾胃,實在是健康長壽的關鍵環節。
進食要定時定量
《千金要方》說:飲食以時,饑飽得中,每食不重用,講的就是吃飯要定時定量,並且不要過量。這對維持胃腸正常功能,保持其工作的規律性是十分重要的。陶弘景亦說:飲以養陽,食以養陰,食宜常少,亦勿令虛。明代《修真秘要》更說得明確:食慾少而不慾頓,常如饑中飽,飽中饑。這種飲食適可而止、常處不饑不飽狀態的節食理論,與現代科學所主張的觀點非常一致,因此實在應當成為每一個人的養生座右銘。
胖人更應縮食
古代養生家有道:谷氣勝元氣,其人肥而不壽;元氣勝谷氣,其人瘦而壽。養生之求,常使谷氣少,則病不生矣。(語出《太平禦覽》)。這句話中的科學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因此肥胖者必須通過削減主食(谷氣)來加強元氣(臟腑功能),這樣才可避免由肥胖而帶來的一系列胃腸道和心血管疾患,有希望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縱觀古今中外養生家的經驗,都十分強調節食對健康長壽的作用。所以在飲食養生方面,第一是要全面攝食,使營養平衡,第二是要饑飽得中,保持腸胃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