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健康食物 掌握各種食物的口感最佳溫度
當你選擇一樣食物的時候,會考慮些什麼呢?口感、味道、營養價值?食物的溫度是大家不常探討的話題。其實,食物的溫度常常是被忽視的一個指標,而正是食物的溫度決定了前三個因素。不同的食物有各自的烹飪安全溫度及最合適的食用溫度,快來看看你都吃對了沒?
食物的溫度決定健康
想要健康,就要知道自己的身體需要什麼樣的安全溫度。
吃五谷雜糧的亞洲人,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身體熱量不是很高,適合攝取與我們的體溫接近或稍低的30-35攝氏度左右的溫熱食物和水;而歐洲人是以肉食為主,身體儲備熱量高,因此喝冰水、吃冷食,甚至生食,胃腸可以很快把寒化解,不會給身體帶來太大的影響。所以,盲目去學習西方的生活方式,喝冰水、吃冷食、生食是會傷害自己身體的。
入口溫度很講究
美食專家曾對食品的味道與入口時的溫度進行過研究,結果表明,即使是同—種食品,由於入口時的溫度不同,其口感大不—樣。營養學家根據食品味道與溫度的關系,將食品分為喜涼類和喜熱類。處於涼熱中間的食物不多,因為溫暾的食物大多口感欠佳。食物,可能因入口時的溫度不同而得到天壤之別的口感。
各種食物的口感最佳溫度
每一種食物都在一個特定的溫度時口味最佳。絕大多數的歐美國家已經出現了廚房食物溫度計,用來精確測量食物的最佳溫度,讓你烹飪出最美味的食物。食物的溫度和其口感、營養都是息息相關的。
泡茶。泡茶的最佳水溫是70℃—80℃,這樣泡出來的茶水色香味俱佳,且茶葉中所含的營養物質如維它命C、咖啡堿、鞣酸等不遭破壞。茶泡好後應該把熱茶保持在65℃。
飲水。平時飲水、漱口的水,最佳溫度是35℃—38℃,這樣的水溫對口腔、牙齒刺激最小。開水冷卻到12℃—17℃時,喝起來最爽口。
喝湯。湯類在60℃—65℃時味道最好。這時,湯內的實料和水分才能交融,調料才能充分發揮其中的味道,口感比較好。
煮牛奶。牛奶不宜高溫久煮,一般60℃—70℃時,就能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且味道鮮美。這是因為牛奶中富含的蛋白質在加熱的情況下會發生較大的變化。
蔬菜。從保留營養素的角度來看,生食、快炒、蒸、燉、微波等烹調法較佳,相對的煎、煮、碳烤、油炸等均不適宜。蔬菜在60℃—80℃時易引起部分維它命破壞。煲湯時,湯中蔬菜不宜燙太久,避免維它命C遭到更多破壞。食用蔬菜以50℃—60℃最佳,口感最好。
肉類。肉類食品在70-75攝氏度時最為香美鮮嫩。整只家禽加熱要達到82攝氏度,最厚的肉才會熟透。而像牛肉、鹿肉等鹵過放冷再食用的味道也相當不錯,溫度的下降令肉質更加緊實,也沒有了冒熱氣時帶出的腥氣,只不過鹵制熟食不宜擱放過長時間,避免發生變質。碎肉在處理的過程中細菌最容易散佈,所以,至少要到71攝氏度才安全。
沖蜂蜜。沖蜂蜜水的最佳溫度為50℃—60℃。如果用沸水來沖蜂蜜,不僅改變蜂蜜的甜美味道,使之變酸,還會使蜂蜜中的酶變性。
炸海鮮。炸海鮮的出鍋溫度應在90℃左右,食用溫度應為70℃,這樣既不太燙,味道又最鮮美。煎炸海鮮的油溫過低時,未熟的海鮮不衛生,易引起腹瀉。但溫度過高時,會凝固海鮮類所含的蛋白質,使其變得不易消化。
吃西瓜。吃西瓜以8℃—10℃為宜,低於此溫度,就嘗不出真正的又甜又沙的味道和口感;高於這個溫度,不僅易變質,還不能解渴。
冷飲。冰棒等冷飲在0℃—6℃之間品味最佳,而冰淇淋則在6℃時入口最爽;汽水在3℃—5℃時喝起來舒心怡神;喝果汁的最佳溫度為8℃— 10℃。果汁加冰雖然時尚,但容易刺激腸胃;加熱則不僅破壞原有的口感,還容易使果汁中的維它命成分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