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急性血容量不足
消化道失液:如嘔吐、腹瀉。
各種原因引起的大出血:大量出血引起的休克和血容量不足,有時兩者共存,腎嚴重灌註不足,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小管變性及壞死,是常見急性腎衰竭的原因。
皮膚大量失液:見於中暑及大量出汗未及時補充血容量。
第三間隙失液:如大面積燒傷,腹膜炎,壞死性胰腺炎,大量液體進人第三間隙引起嚴重血容量不足,導致腎衰竭。
過度利尿:利尿可引起失水、失鹽。
1.2、心血管疾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尤其合並心源性休克或嚴重心律失常更易合並急性腎衰竭。
心包填塞:此時體循環淤血,嚴重影響心排血量。
腎動脈栓塞或血栓形成。
大面積肺梗死。
嚴重心律失常。
1.3、末梢血管擴張或感染中毒
此時有效循環血量重新分佈,見於血壓降低過快過猛或感染中毒性休克。
1.4、腎血管阻力增加
見於大手術後及麻醉時;肝腎綜合症;攝護腺素抑制劑引起攝護腺素分泌減少如阿司匹林、吲跺美辛及佈洛芬等。
2.1、血液檢查
有輕、中度貧血。血肌酐和尿素氮進行性上升,如合並高分解代謝及橫紋肌溶解引起者上升速度較快,可出現高鉀血症(大於5.5mmol/l)。
血pH值常低於7.35,HCO3-水平多呈輕中度降低。血鈉濃度正常或偏低,可有血鈣降低、血磷升高。
2.2、尿液檢查
尿量變化:少尿或無尿常提示ATN。
尿常規檢查:外觀多渾濁、尿色深。尿蛋白多為-~+,常以中、小分子蛋白為主。尿沉渣可見腎小管上皮細胞、上皮細胞管型和顆粒管型,並可見少許紅白細胞等,尿比重常在1.015以下。
2.3、影像學檢查
以B型超聲檢查最為常用,急性腎衰竭時腎體積常增大、腎皮質可增厚,而慢性腎衰竭時腎體積常縮小、腎皮質變薄。
2.4、腎活檢
對於臨床表現符合ATN,但少尿期超過2周或病因不明,且腎功能3-6周仍不能恢復者,臨床考慮存在其他導致急性腎損傷的嚴重腎實質疾病,均應盡早進行腎活檢,以便早期明確病因診斷。
3.1、病因治療
對於身患高血壓、糖尿病腎病、腎小球腎炎等患者來說,在治療腎衰方面一定要堅持長期合理的治療才能達到有效的治療效果,進行病因治療對於疾病康復會有很大效果。
3.2、飲食治療
對於腎衰患者來說,平時的飲食對於治療疾病很關鍵。腎衰患者需要應用低蛋白、低磷飲食,單用或加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EAA/KA,可能具有減輕腎小球硬化和腎間質纖維化的作用。多數研究結果支持飲食治療對延緩CRF 進展有效,但其效果在不同病因、不同階段的CRF病人中有所差別。
3.3、其它方式治療
積極糾正貧血、減少尿毒症毒素蓄積、應用他汀類降脂藥、戒煙等,很可能對治療腎衰有一定作用,正在進一步研究中。
1、少尿期
少尿期一般持續1~2周,長者可達4~6周,持續時間越長,腎損害越重。持續少尿大於15天,或無尿大於10天者,預後不良。患兒可表現為全身水腫、高血壓、肺水腫、腦水腫和心力衰竭,有時因水瀦留可出現稀釋性低鈉血症。
2、消化系統
表現為食慾缺乏、惡心、嘔吐和腹瀉等,嚴重者出現消化道出血或黃疸,而消化道出血可加重氮質血症。
3、心血管系統
主要因水鈉瀦留所致,表現為高血壓和心力衰竭,還可發生心律失常、心包炎等。
4、神經系統症狀
可有嗜睡、神志混亂、焦慮不安、抽搐、昏迷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如多汗或皮膚幹燥,還可表現為意識、行為、記憶、感覺、情感等多種功能障礙。
患者要留意臥床休息,不可勞累。長期臥床可能會加重水腫,因此患者可以適當進行床上或床旁運動,活動四肢,減輕水腫症狀。
飲食調節。患者要以平淡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為主,還要酌情限制水分,鈉鹽,鉀鹽,早期還應限制蛋白質攝取。
維護水平衡。少尿期患者應嚴格計算24小時出入水量,24小時補液量為顯性失液量及不顯性失液量之和減去內生水量。
在進行血液透析時,身體內會丟失部分蛋白質,因此很多患者會刻意多補充蛋白質。但是過多的攝取蛋白質會加重患者的氮質血症、高脂血症的發生,嚴重者還會危害生命,所以對於蛋白質的食用要適量。
對於血液透析治療期間,很多患者會出現少尿症狀,其體內的血鉀、血鈉水平也比正常人高出很多,如果再過量食用含鉀、含鈉食物,對於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對於含鉀、含鈉食物的食用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