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在特殊狀態下,也會出現尿蛋白高的狀況。比如人體在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情緒激動、過冷、過熱及在應激狀態時,尿蛋白的排出量均可增多,稱一過性尿蛋白,在幾小時或數天後尿蛋白即可恢復正常。
當然,尿蛋白陽性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其陽性程度與腎臟損害程度不一。飲水太多,尿液稀釋,即便原來尿蛋白陽性也可轉為陰性。
因此,如果隨機收集一次尿去檢查尿蛋白,它的臨床意義是不大的,縱使結果是陽性也不能確診為腎臟病。
但檢查晨尿就要準確得多,且可排除體位性蛋白尿。只要晚飯後飲水適量,次晨的第一次小便尿蛋白陽性提示可能有腎臟病,但確診仍有賴於做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
也就是說,尿蛋白高了,也有很大的可能是您腎臟已經受損,發生了炎症反應。
2、尿蛋白多少與腎炎嚴重程度無關
腎臟病終末階段,腎小球硬化,功能腎單位丟失,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此時蛋白尿反而減少。
臨床上有些類型腎炎僅以血尿為主要表現而無蛋白尿。
血漿蛋白濃度明顯下降時,24小時尿蛋白定量亦可減少。因此不能單純以尿蛋白量多量少來衡量腎炎的輕重,而一定要結合臨床作全面的評價。
尿蛋白量與腎臟病理改變之輕重不完全一致,如微小病變腎臟病,臨床呈大量蛋白尿而病理光鏡下正常,免疫熒光陰性,僅電鏡下顯示腎小球上皮細胞足突融合,對皮質激素治療反應好,預後佳。
3、腎臟病綜合症嚴重嗎
腎臟病綜合症是因腎臟損傷導致蛋白質隨著尿液流失,由於蛋白質的長期流失,若得不到有效治療,會出現急性腎衰竭、腎上腺現象、電解質紊亂、血栓的形成、感染等。而且,腎臟病綜合症具有反復性。所以,其後果還是非常嚴重的。但是若能根據病人的病症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注意衛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控制飲食,病性還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1、一般容易反復感染的人容易得腎臟病。
容易反復感染者:腎臟病最常見原因是感染,腎炎常在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腸炎之後發病,這些病人應特別注意腎臟病表現;反復尿路感染可引起腎衰;
2、患有糖尿病的人容易得腎臟病。
糖尿病:糖尿病正逐漸演變成為慢性腎臟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檢測微量蛋白尿;
3、有肥胖、動脈硬化的人也容易得腎臟病。
肥胖、動脈硬化者:肥胖、高血壓、動脈硬化也易並發腎小球和小管間質病變,除了檢測微量蛋白尿,還應注意小管功能,如測定尿液滲透壓等;
4、一般長期服藥治療的人容易得腎臟病。
長期服藥治療者: 氨基甙類抗生素、磺胺藥、解熱鎮痛藥、利水藥等很容易引起腎臟損害,應控制其劑量和療程;含馬兜鈴酸的藥物,如馬兜鈴、天仙藤、青木香、廣防已、關木通、尋骨風、朱砂蓮、細辛等可引起嚴重腎臟損害,應盡量避免使用
5、有遺傳家族病史的人也較容易得腎臟病。
遺傳家族病史者:腎臟病可以遺傳,經常有家族聚集現象。
1、控制和預防高血壓
血壓與腎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因此當血壓升高時腎臟血管就會受到壓迫而產生硬化現象,對腎臟功能造成了損壞,因此在保護腎臟的基礎上,更加要控制血壓的升高。
2、飲食要清淡
腎臟病綜合症預防不要吃含有蛋白質過多的食物,因為將蛋白質吸收後會產生氨,因此大量的服食高蛋白的食物會對腎臟增加負擔,使腎臟的工作量增大。另外,患者應少吃大油量的食物,因為大油量的食物會使患者引起高血壓和血管硬化疾病,同時也會對腎臟造成傷害。
3、不要亂吃藥
怎樣做才能預防腎臟病綜合症的發生?不要吃一些對腎臟不好的藥物和致使患者機能喪失的藥物,而有很多人在患病後都會自行選擇治療藥物,因此我院專家建議大家,在發現自身患病後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治療,吃醫生所開的藥物,不要自行購買藥物服食。而且只有吃醫生開的藥物才能夠避免自己患上其它的併發症,同時起到延緩腎機能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