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90歲了,我的外孫@木頭宅是同志。他很孝順,也很懂事,我很疼他。希望他找一個男朋友,過幸福的生活。視頻中,外婆用福州話,將對外孫滿滿的祝福,傳達給每一個看視頻的人。
老人的外孫阿木是福州一名28歲的工程師。外婆通過視頻表達對我的支持,讓我更有勇氣放手去愛。阿木說視頻是自己母親在上周末拍攝的,我2012年對父母坦白性向,剛開始他們不接受。讓他意外的是,自己的外婆竟然在聽到消息後全力支持他,她甚至試著勸說我父母接受我的性向。
而外婆願意拍視頻公開支持自己,更是讓阿木感嘆,她比父母更加懂我!阿木說,拍攝這個視頻意味著外婆要接受來自親友的壓力,以及許多陌生人的質疑,可是外婆還是義無反顧的支持他,這讓阿木在微博上寫道,我已經得到了太多太多,還有什麼事值得悲觀?
視頻發出之後,受到的反響遠遠超出他的想象,有點擔心外婆會因為露臉受到傷害。阿木說,外婆的支持讓他能積極面對生活,也希望一些反對同性戀的人不要言語傷害外婆。
同性依戀與同性戀有區別
一位昔日的朋友來訪,羞於啟齒地談起一件事:他的13歲兒子與鄰居家同齡男孩自小在一塊玩耍,從幼兒園到小學一起上學,情同手足,形影不離。但近來他感覺到兩個孩子常背著人躲在一起,關系似乎有些反常。細心的父親終於發現兩個孩子在一起干著下流的勾當,如互相玩弄對方的外生殖器等等。
對此,他既著急,又驚慌,懷疑兩個孩子是不是產生了同性戀。
筆者還遇見一位讀高中的女生。近一個月來,她心情悲傷憂鬱,甚至閃現輕生厭世的念頭。經過詢問,原來這種憂慮情緒是因為失掉摯友而產生的。她原與一位女同學感情甚密,兩人曾海誓山盟,一輩子絕不與其他第三者發生興趣和交往,將畢生的情感都奉獻給對方。可是這種特殊的關系維持了兩年,那位女同學又情感他移,與另一位女生好上了。這使她既悲傷又嫉妒,恨不得一死了之。幾經開導,發現這位女生自幼便形成一種懼怕、討厭男人的心理。原來,小時候在她家附近曾發生一例少女被強奸致死的惡性案件。案發後,她父母異常緊張,每當她一人外出,都千叮嚀萬囑咐,要躲避生人,謹防被人誘拐強奸。父親還采取特別保護措施,天天接送她上學放學,直到讀中學才停止。
這兩個事例提出了一個問題,即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也會發生同性戀嗎?
同性依戀與同性戀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渴望友誼,急切地尋找能理解自己的人,以能促膝長談,傾吐心中的悄悄話。同時,他們又正處在對異性的排斥階段。所以,他們的親密朋友都是心心相印,以誠相待,息息相通的同性同齡人,這是正常的現象。由於這一時期的少男少女性生理處於發育階段,性成熟現象普遍存在,這與他們幼稚的思想意識相矛盾,朦朦朧朧的性心理促使他們通過各種盲目的手段體驗性感覺,如擁抱、親吻、玩弄外生殖器等。其發洩對象多是他們親密的小夥伴,所以不應該視為同性戀。
盡管如此,對少年時期這類同性相依現象切不可掉以輕心。因為同性之間過分地依戀,容易喪失自己的獨立性和完整的人格,產生社會交往的不適應感,將自己囿於狹小的人際交往圈中,成人後容易發展成同性戀。如果青少年和同性關系異常密切依戀,會產生只有同性在一起玩耍交往才舒適協調的意識,到了和異性進一步交往的年齡時,可能仍然不願意或害怕與異性交往接觸,此刻若缺乏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很可能導致拒絕、厭惡異性,追求同性或獨身。所以說同性依戀現象對孩子身心發展會產生不利影響。
父母應盡早注意孩子怎樣交朋友及交上怎麼樣的朋友。對青春期的孩子,一旦發現過分依戀同性的苗頭,可在溫馨親切的氣氛中,采取循循善誘的方法,鼓勵孩子多交朋友,有意識地介紹幾個志趣相投的男女同學給子女,讓他們共同學習、娛樂、交往,以逐漸減少特定的同性之間的依戀感。
若發現孩子在與同性玩耍時出現了接吻、擁抱、互相玩弄外生殖器等行為時,既不能當面粗暴地羞辱責罵孩子,也不要斥責別的孩子是壞孩子或禁止往來,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而應讓孩子多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分散他們對性的注意力,同時要對孩子進行青春期性教育,使孩子消除對性的神秘感,從道德與心理上對一些不良的行為舉動產生厭惡,自覺抵制不良行為。而有的家長對孩子上述不良行為采取諱疾忌醫、不聞不問的態度,長此以往可能使孩子心理狀態畸形發展,長大後更難以矯治,有可能導致真正的同性戀行為發生。
糾正孩子的同性依戀現象,還應從心理上尋找原因,采用心理療法如支持性心理療法、精神分析療法和社交技巧訓練等方法,以配合教育引導。如本文第二例女高中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她逐漸消除了懼怕男性心理,慢慢地開始願意與一些看來身體弱、年紀孝比較不威脅她的男同學來往。一年後,才逐漸與自己喜歡的男同學自由自在地交往,漸漸產生情感,再不畏縮退避了。到了高中畢業時,這位女生與同學交往廣泛,性格開朗,熱情大方,學習成績亦迅速提高,還順利地考上了重點大學。
同性戀到底是先天還是後天
目前,已在近300種哺乳動物和鳥類中發現有同性性行為。這一發現也使人想到,同性戀可能來自遺傳。
1990年,美國神經科學家利維在權威刊物《科學》上發表了著名的研究,提出性取向具有生物學基礎的另一證據。他檢視了41具遺體的大腦,包括19名死於AIDS(艾滋病)或其並發症的同性戀男子,16名異性戀男子(其中有6人死於AIDS),以及6名推測為異性戀的女子,觀察發現腦部與性取向有關的細胞。
1993年,哈麥等人宣佈某種類型的男同性戀是偏向於由母系來傳遞,且其基因遺傳部位就在X染色體長臂的頂端的Xq28上。
當然,所有這些研究,並不足以達成一個公認可靠的結論,因為分別存在著不同研究者得出的結果差別很大,或樣本太小,或缺乏可重復性等方法學上的問題。可以看出的是:同性戀的生物學本質,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和認證。
對同性戀的成因,也有種種的非生物學解說。例如社會學習論,認為同性戀是習得的行為形態;家庭決定論,有人認為不慈祥、不和藹的父親有礙兒子的男性化和女兒的女性化的發展;心理分析論,主張同性戀起源於早期的不良親子關系,也有心理分析學家認為同性戀是一種自戀情結所致;社會決定論,斷言同性戀是社會建構的結果;交互論或多重模式,認為同性戀乃由生物因素、文化因素及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如今看來,這些非生物學的解說,即便能找到某些例證,實際上也會是一些相對同性戀者或境遇性同性戀者,並不是討論真正的同性戀者,即絕對同性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