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家IT企業組織員工到體檢中心例行體檢,結果出來以後,部分中年男同胞不“淡定”了,因為一些男性被發現攝護腺有肥大症的跡象。攝護腺肥大症的患者幾乎全是中老年人,青年患者出現排尿症狀如果是攝護腺的原因導致,則更多的可能是患了攝護腺發炎。那麼,攝護腺肥大症可怕嗎?
1、正確鑒別攝護腺肥大症與攝護腺發炎
攝護腺肥大症在男性中的發病率正在不斷上升,但年輕人一般是不會得到攝護腺發炎的。這得從攝護腺肥大症與攝護腺發炎的區別開始說起。
攝護腺肥大症的病理改變可能在40歲後就會逐漸發生,但此時患者不會有明顯的症狀出現,隨著肥大症腺體體積的增大,壓迫尿道或影響周邊其他器官組織,症狀才會逐漸出現,所以,攝護腺肥大症的患者多數在50歲以上。
而攝護腺發炎的患者在各個年輕段皆可見到,發病人群主要為中青年,且長期坐位工作、缺乏運動、喜辛辣刺激飲食、頻繁吸煙的人群,罹患攝護腺發炎的機率更高。
從症狀上看,兩種疾病也有區別。攝護腺肥大症的患者排尿時不伴有下腹墜脹感或者排尿疼痛,更多的時候,攝護腺肥大症的患者以尿頻、尿急、尿失禁以及夜尿增多為主要表現;而攝護腺發炎的患者,排尿有尿痛的感覺,下腹墜脹感明顯,有時伴有局部放射性疼痛,如腰痛、大腿根部疼痛等。
2、攝護腺肥大症發現症狀不能再“等”
如果攝護腺體積較大,但沒有任何臨床症狀,就不構成疾病,僅僅是一種肥大症狀態。此時不必急於醫學措施幹預。
但如若許多症狀爭先搶後出現,且都與“尿”有關,表現為尿頻,特別是夜尿次數增多;尿急,不到廁所就要尿出來;排尿無力,排尿不暢,尿流變細等。這時候切不可病急亂投醫,應去正規醫院接受合理治療。
單靠症狀還不是判斷病情輕重的全部依據,體檢和影像學檢查也很關鍵。最常用的檢查方法是超音波。它能了解攝護腺的大小、形態,還能顯示腎臟、膀胱有無其他病變。有些人在進行檢查時發現攝護腺大,有肥大症,但沒有任何症狀,這種情況不一定需要治療。
超音波測殘餘尿很方便,也很可靠。殘尿量大說明病情重。尿流率測定是近年來推出的一項檢測方法。正常人最大尿流率一般不低於每秒20毫升。老年人每秒15毫升以上可算是正常,如每秒不到10毫升說明病情重。所以,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僅要經常關注自己的排尿情況,還要定期進行泌尿專科方面的體檢。
需要強調的是,攝護腺肥大症症治療上不能機械地單靠藥物,而需要通過綜合治療,包括微創手術、日常生活飲食調理等,症狀才能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