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類生長因子
目前發現的在攝護腺肥大症發生過程中起作用的多肽類生長因子主要有:
(1)表皮生長因子(EGF)和轉化生長因子-α(TGF-α)
EGF是由CohenH小鼠頜下腺中發現,其受體主要存在於攝護腺上皮的基底細胞。EGF可直接作用於攝護腺上皮細胞,或通過調節睪酮與睪酮受體的結合以及結合的生物學活性過程而發揮作用,攝護腺肥大症時,EGF受體的表達水平明顯高於正常攝護腺,而攝護腺肥大症時的上皮肥大症主要表現為基底細胞的肥大症,說明EGF及其受體在攝護腺肥大症發生過程中有重要作用。TGF-α是EGF家族成員之一,但基因來源不同,可與攝護腺上皮細胞的EGF受體特異結合,並對體外培養的攝護腺上皮細胞具有明顯的促進有絲分裂作用。
(2)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
又稱肝素結合生長因子,包括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aFGF)和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其中bFGF的生物學活性是aFGF的10~100倍,且與受體結合的能力也明顯高於前者。研究發現,bFGF具有促人類攝護腺勻漿中幾乎所有細胞的有絲分裂的作用。許多研究顯示,bFGF及其mRNA在BPH組織中明顯高於正常攝護腺組織。攝護腺成纖維細胞可分泌bFGF,同時bFGF還可以旁分泌的方式刺激攝護腺上皮細胞肥大症,許多學者認為其對攝護腺細胞增殖的作用是直接的,而雙氫睪酮(DHT)可能是通過增加產生和(或)分泌生長因子間接起作用。
(3)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
轉化生長因子-β是一種細胞生長的雙向調節因子,即具有生長促進和生長抑制的兩重屬性,可構成體內細胞的生長的精細調節。體外實驗證明:TGF-β可抑制攝護腺上皮細胞及間質細胞增殖,同時又可抑制FGF及EGF的促增殖作用,因此有人認為EGF/TGF-β、FGF/TGF-β的平衡調節著攝護腺細胞的增殖與凋亡,該平衡的喪失可能是攝護腺肥大症症發生的主要原因。
(4)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Ⅰ(IGF-Ⅰ)
又稱促生長因子C,主要在肝臟合成,其分泌受雄激素的調節。該生長因子可協同DHT及bFGF等共同促使攝護腺上皮細胞增殖,主要通過自分泌的方式作用於攝護腺上皮細胞,實驗亦證實,攝護腺肥大症症組織中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Ⅰ的過量在BPH的發生發展中可能發揮著重要作用。
雌性激素
隨著年齡增加,男性的雌激素濃度較穩定或稍有增加,與青年男性相比,老年雌雄比例升高,有學者認為,這種雌雄激素平衡的改變可能是攝護腺基質誘導活性而致攝護腺肥大症發生的原因。有研究顯示,攝護腺肥大症組織中結合狀態的雌激素能夠激活細胞合成和分泌細胞外基質蛋白,在細胞周圍形成一層致密的纖維結締組織,進而參與攝護腺肥大症的發生、發展。在最初的間質肥大症中,雌激素的作用是主要的;在攝護腺肥大症的過程中,雌雄激素具有協同作用,因而有人稱雌激素是攝護腺基質生長的刺激劑。
由於雌激素刺激垂體釋放催乳素,催乳素又可刺激攝護腺細胞吸收及利用雄激素,有研究發現,攝護腺肥大症時血漿催乳素水平與攝護腺細胞中雄激素受體含量呈正相關,故可推測此二者在攝護腺肥大症過程中亦可有協同作用。但用抑制催乳素的藥物卻未能使其肥大症的攝護腺縮小,故其機理尚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雄性激素
當然,有少數男子雄性激素水平隨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導致體力漸衰,性機能減退,並出現頭暈目眩、多愁善感等一系列男性更年期的症狀,此時適量使用雄性激素,提高血液中雄性激素的含量,可改善其更年期出現的抑鬱、焦慮、頭痛、失眠等症,也可提高其性慾沖動。對於這種類型的人,補充雄性激素是可以考慮的,但泌尿科醫師強調,需在醫生的指導和嚴密觀察下使用,避免發生副作用。
同時,醫師指出,一般來講,由於年齡的增長,男性體內性激素水平下降速度比女性緩慢,大多數男性能順應這一變化。而老年男性絕大多數是有過長期性經歷的,通過長期條件反射仍可保持一定的性功能,這就不同於先天性睪丸發育不全的性功能低下者。若對中老年男性長期通過外源性地補充雄性激素,如果掌握不當,一則效果不會恒定,二則會對健康帶來威脅,會促使攝護腺肥大症或增加攝護腺癌發生的機率,結果是舊病未除又添新疾。總的說來,中老年男性輕易使用雄性激素制劑,利少弊多,不宜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