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腎臟疾病遷延不愈,將導致腎功能不全的發生。如果雙腎痿縮已經進入了腎功能不全的第2期,氮質血症期。此期處於腎臟疾病可逆階段。若患者早期給予積極有效的治療,可使病情得以控制.對症治療且出現貧血,高血壓,乏力提示病情的進展,望引起高度重視。
治療上應將修復受損的腎臟組織放在治療首位.以阻止病情的進展,使病情回歸平穩狀態。對於雙腎痿縮患者來說這是很重要的問題,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在對症排毒的同時,應選用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運用中藥活性物質,有效的擴張腎臟的各級動脈、清除病變組織,修復受損的腎小球濾過屏障,增加腎小球的濾過面積,使血肌酐等毒素自然的降低,隨著腎功能的逐漸恢復,各種症狀得到緩解,使病情得以恢復。
2、引起腎臟痿縮的原因
2.1、得知腎痿縮後需考慮為先天性腎臟發育不全,其次考慮為末期腎臟疾病,即腎衰竭、尿毒症或某些急性病症。如:急性腎小球性疾病、糖尿病性腎硬變、腎移植排異、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皮質壞死、Alport綜合症、急性腎小管壞死、高血壓性腎硬化。
2.2、雙側腎臟或一側腎臟縮小多是慢性腎盂腎炎的病因,這也是腎痿縮的一個常見原因。
2.3、雙腎縮小一般來說慢性腎臟病發展到腎功能不全,尤其是腎衰竭、尿毒症時,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腎臟損傷嚴重,腎臟實質受到傷害,腎臟會縮小。所以提醒腎痿縮病人一定要對此病引起高度重視,腎臟疾病隱匿性很強,如果腎小球濾過率低於50%,即腎臟損傷嚴重時臨床症狀才相應產生。腎痿縮確診後一定要積極查找原因,以便排查病情。
2.4、此外,腎痿縮原因還有兩點:腎結核(單側腎臟縮小,伴對側腎臟積水或代償性增大)、腎動脈狹窄及先天性發育不全。
3、腎臟痿縮的症狀表現
3.1、腎臟超音波的正常值為:左腎長徑8.1~11厘米,橫徑5.5~7厘米,厚度4~5厘米;右腎長徑7.9~10.5厘米,橫徑5.5~7厘米,厚度4~5厘米。
3.2、腎痿縮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乏力貧血等。惡化將發生尿毒症。腎痿縮病人還會臉腿浮腫,皮膚瘙癢的症狀,並且還可能伴有腳部浮腫有的患者還會腰疼得不能心長期久坐。腎痿縮是由於長期腎臟出現問題,勞累過度引起腎痿縮,血壓也會隨病情加重而升高,身體也會漸漸消瘦下去。
3.3、腎痿縮患者還可能會有血尿。患者有過腎臟病史,或其他可引發腎損害的疾病的、家中有腎臟病遺傳病史的、感染性疾病等都可引起腎痿縮,在積極進行預防的同時,還應該進行合理的診斷,一旦確診為腎痿縮,應馬上進行控制和治療。
1、治療時機
腎痿縮是腎功能不全患者病情發展的一個表現,隨著病情的逐漸進展腎痿縮也越來越嚴重。腎痿縮如果是處於早期或者中期,治療和預後的效果較良。如果是處於末期,治療上比較棘手。因此治療腎痿縮關鍵在於治療時機和治療方法的把握,能否抓住有利時機,阻斷纖維化形成過程中的惡化環節鏈,是決定治療成敗的關鍵。且不管是處於早、中、末期,治療需要的時間都較長;且對療法的選擇比較謹慎。
2、治療原則
治療的方法必須要針對患者引起腎痿縮的原發病,進行根本上的治療。具體用藥和治療手段需因人因病而異。尤其是在用藥方面,腎痿縮本身腎臟就受到了嚴重的損傷,如果再吃增加腎負擔甚至是傷腎的藥物,對腎臟的損害是可想而知的。繼續盲目用藥將會造成腎臟不可逆轉的惡化。
外傷後,由於腎血管或腎實質明顯受損,在手術中是可以看見腎臟的血運障礙,或者腎臟和腎動靜脈的出血的,這樣的損傷在臨床上的顯而易見的,外科醫生是可以做出修補,或腎切除的決定的。
但對於不明顯的血管損傷,或腎臟的損傷比較輕微,對於腎臟的血供判斷不一定十分準確,處理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有時,看見腎臟的血運良好,但手術後腎臟可以繼續發生血運的障礙,而最終導致腎臟的供血不足,甚至發生血管的閉塞,最終導致腎臟缺血,壞死,逐漸縮小,這個過程類似於“木乃伊”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