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身上都有「弱臟」,除了先天遺傳,更多的是後天耗損,不僅讓弱臟變病灶,還會形成骨牌效應,一個弱臟倒了,其他臟腑都被拖累。
有的人是先天性心臟病,中年後心臟機能明顯弱化,只要過於勞累,心律不整、心絞痛便會感覺得到,也是屬於顯性症狀。 顯性症狀讓人警覺,比較能去提防和保護,但也有很多人突然罹患大病,才得知自己原來有先天弱臟的問題,以前完全沒有先兆,卻是不發威則已,一旦發病就非常嚴重。 現代人普遍缺乏運動,但是越不動,循環越差,元氣越不足。白雁老師指出,弱臟往往先從「不通」表現出來,「痛則不通,通則不痛」,這裡痠、那裏痛,痠痛的地方就是該弱臟經絡所對應的部位。 比如脾不好的人胃也不好,常常胸悶、小腹脹痛,下半身往往無力,肌肉比較不結實,膝蓋也不太好。弱臟在肺,只要常常感冒,久了對應到大腸,就常常拉肚子或便秘。 季節變化時,弱臟也會第一個顯現,像是換季過敏、皮膚病、感冒、腸胃病,風濕病就容易發作,這就是弱臟在作祟。 很多人以為自己身體沒什麼大問題,只不過有點小毛病,可是就像水管漏水,不去修補、裂縫越來越大的話,就會爆裂。弱臟的問題,就像是體內元氣的缺口,若不把洞補上,所有養分和精氣神會漏光,最後連累其他臟腑也會養分不足,影響全身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