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治療糖尿病的做法是採取逐步加藥的策略,也因此許多糖友會疑惑「明明有配合治療,為什麼藥還是越吃越多?」其實,胰臟分泌胰島素的功能會隨著年紀逐漸衰退,血糖控制也會因為罹病越久而越加困難,因此往往需要加大藥物劑量才能達到血糖控制目標。大多數糖友都很抗拒改變藥物的劑量與服用頻率,甚至因此影響服藥順從性。
近幾年糖尿病的治療逐漸以複方藥物為主流,除了合併兩種藥物的治療作用,還可以視藥物組合的互補以減少第二成分的副作用,不僅降低糖友服藥的顆數及頻率,也提升服藥順從性。臨床觀察糖友對複方藥物的接受度相當良好,舉前述案例使用的複方胰島素為例,由於結合胰島素與腸泌素兩種藥物,除了能同時調控飯前與飯後血糖外,也較不易發生低血糖與體重增加的副作用,一天只需注射一次的用藥模式更有助於糖友輕鬆控糖。 糖友長期治療糖尿病,雖然多種降糖口服藥平常都在吃,但控糖效果還是不好怎麼辦?醫師指出,若能釐清糖友用藥擔憂、早期使用胰島素治療或替代慢性糖尿病口服降糖藥物、掌握胰島素治療3大關鍵時機,適時「讓胰島細胞休息」才是長期抗病的重要關鍵。 犀利士5mg研究指出,胰島細胞若因頻繁產出胰島素而過勞時,糖化血色素(HbA1c)每增加1%,心血管疾病風險就增18%。此外,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重症比例,也比常人高出3倍。在在顯示若血糖控制不佳,共病比率與併發症風險更高。 台灣糖尿病人口已突破220萬,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指出,目前治療第2型糖尿病,以降糖口服藥和胰島素注射為主,但許多糖友認為胰島素施打不便又怕打針,因此即使口服多種降糖藥物效果不佳,仍平均拖延逾10幾年,且糖化血色素高過10%時,才願意採用胰島素治療,所以療效欠佳。 據統計,有近3成糖友不願接受胰島素治療,最大的原因不盡然是「恐針」,其實台灣糖友面臨的擔憂,已不同於以往: 1.認為還有其他方式治療可用(29%) 台大醫院內科部代謝內分泌科臨床教授醫師李弘元提醒,糖友別誤信治療偏方,不僅治療時間恐拖延3個月到半年,甚至造成血糖飆高、惡化更快速。 2.擔心使用很麻煩/不方便(28%) 以往糖友認為使用針具注射胰島素,出門時不方便,又覺得打針怕痛很麻煩。隨著醫療器材技術工具進步,針頭已更短更細,在施打過程中比起以往疼痛度大減,攜帶也已更方便。 3.擔心引起洗腎、失明等其他併發症(22.6%) 事實上,胰島素是人體本來就會分泌的荷爾蒙。天然胰島素可以與其他藥物一起使用,並緊急調控血糖,不僅不會傷害身體、增加腎臟功能負荷,更能保護腎臟,減少併發症風險;特別是孕婦控糖,更需要使用胰島素,對肝腎安全無傷害。且可減輕胰臟分泌胰島素負擔,讓胰臟休息,讓糖友的日常生活品質提升。 「治療糖尿病,其實胰島細胞也需要休息!」李弘元說明,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所推出的糖尿病治療指引,若單一降血糖口服藥物無法達到治療目標,醫師會評估糖友是否應合併多種藥物使用。但若合併3種以上降血糖口服藥物仍無法達到控糖目標,這時就要考慮胰島素治療,以降低併發症風險。 糖尿病是多種生理機轉影響的疾病,除了飲食、生活上的習慣調整,配合醫師用藥也很重要,呼籲糖友平時要做好血糖監控,若發現服用口服藥物仍無法改善血糖控制狀況時,應與醫師討論更換治療方式,現階段糖尿病治療發展已經相當完善,也有不同類型的複方藥物可以提供方便的治療選擇,提醒糖友要留意血糖變化並積極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推薦閱讀:犀利士5mg服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