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在歐美是男性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發病率隨年齡增長 80歲以上檢查攝護腺半數有癌病灶 但實際臨床發病者遠低於此數 攝護腺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區和種族差異 據統計人最低 歐洲人最高 非洲和以色列居間 我國及日本等國家為攝護腺癌低發地區 但無選擇50歲以上男性屍檢攝護腺節段切片發現潛化癌病灶數與歐美相近 因此有人認為東方人癌生長比西方人緩慢 臨床病例較少 另外攝護腺癌與環境亦有關系。攝護腺癌危害大,男性如何預防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每年增速5%並有過度治療趨勢
攝護腺癌已成為美國男性第一大癌,在我國它的發病率也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徐勇介紹,本市每年攝護腺癌的增速超過5%。由於攝護腺疾病是一種男性中老年疾病,隨著社會老齡化和壽命延長,很可能成為危害男性健康的第一腫瘤。他建議,年過50歲的男性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檢測(PSA)最為保險。“這個檢查隻有70元左右,尤其是有下尿道症狀的中老年男性最好將其列入體檢項目。”
攝護腺疾病有著被過多關注、過度治療的趨勢。男性一般要到40至50歲以後才會出現攝護腺肥大,在40至79歲人群中,良性攝護腺肥大症症的發病率約為50%。徐勇表示,一般良性攝護腺肥大症、攝護腺發炎不會導致癌變,它們在沒有症狀時無需治療,對待“難言之隱”還應到正規醫院診斷治療,平時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多運動、少吃刺激性食物,而非過度憂心。
攝護腺癌有哪些分類
(1)攝護腺潛伏癌:是指在生前沒有攝護腺疾病的症狀和體征,在死後屍檢中由病理學檢查發現的原發於攝護腺的腺癌。潛伏癌可發生在攝護腺的任何部位,但以中心區和外周區多見,且常為分化好的腺癌。其發病率國外報道為15%~50%。我國北醫大泌尿研究所研究報道攝護腺潛伏癌的發病率為34%。統計學研究表明,攝護腺潛伏癌的發病可能與環境及遺傳因素有關。
(2)攝護腺偶發癌:臨床以良性攝護腺肥大症為主要症狀,在切除肥大症的攝護腺組織中,組織學檢查發現攝護腺癌。其組織學表現為分化較好的腺癌,以管狀腺癌和篩網狀腺癌為主,少數為低分化腺癌,在國外攝護腺偶發癌的發病率為10%~30%。國內發病率有報道為5%左右。
(3)攝護腺隱匿癌:患者無攝護腺疾病的症狀體征,但在淋巴結活檢或骨穿的標本病理學檢查證實為攝護腺癌。並可再經過攝護腺穿刺活檢得到進一步證實。這類患者血清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和攝護腺酸性磷酸酶水平增高。活檢組織做PSA和(或)PAP免疫組化染色均為陽性。
(4)攝護腺臨床癌:臨床檢查(指診、超聲、CT或磁共振等)診斷為攝護腺癌,並可經過活檢證實。也可通過患者血清PSA和PAP增高來協助診斷。多數患者肛門指診可摸到攝護腺結節,超聲檢查提示攝護腺結節外形不規整,回聲不均勻且回聲偏低。
如何預防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可以通過早期檢測發現和治療。很多事情都可以降低患攝護腺癌的風險,包括改變飲食、適度運動。
1.喝咖啡
普通、低咖啡因、半脫咖啡因,不管是哪種咖啡都是很好的選擇,哈佛研究者說到。他們發現,每天喝6杯以上普通低咖啡因咖啡的男性,比那些不喝的男性患晚期攝護腺癌的幾率要低59%。研究的作者KathrynWilson博士說,還需要更多相關研究來確定咖啡是否真正有益。
2.不吃炸面包圈
血液中反式脂肪酸水平最高的男性比起最低的男性患攝護腺癌的風險要高兩倍。反式脂肪酸會增大炎症以及胰島素抵抗,這兩個因素在攝護腺癌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最好別吃炸面包圈和曲奇,以及那些包裝上標明含有氫化油的食品。
3.多吃紅色食物
多吃烹調的西紅柿產品能降低患攝護腺癌的危險。兩者間的關系在90年代第一次被哈佛研究者EdwardGiovannucci博士發現,後續的研究肯定了可食用紅色食物的作用。其有效成分是番茄紅素,這是西紅柿裡的一種色素,在烹調後效果更好。每周最好吃兩份以上。
4.多運動
運動能降低41%患嚴重型攝護腺癌的風險。另外,在前臉腺癌幸存者中,每周進行5小時高強度運動(打網球、跑步、遊泳,或者騎車)的人,死亡率降低56%。“多活動,得到的保護越多,”哈佛公共健康學院的StaceyA.Kenfield博士說到。
5.到醫院做篩檢
男性到了50歲就應該每年到醫院進行直腸檢查和攝護腺抗原的檢查。如果你有攝護腺癌的家族史,要從40歲就開始做這些檢查。
6.規律性事
短時間內多次性交者,發生急性攝護腺發炎的比率高達89.7%。相反,節制性慾,致攝護腺分泌大量“囤積”,時間長了導致攝護腺過度擴張與充血,也可引發炎症。此外,體外排精、性交中斷等,同樣可使攝護腺充血腫脹而引起炎症。
7.小心荷爾蒙補品
有許多宣傳說睪丸激素治療可以提升他對生活,尤其是性生活的渴望,然而高劑量的睪丸激素常常跟攝護腺肥大和腫瘤有關,這一點卻甚少被提及。如果他已為攝護腺問題所苦,那麼遠離這些荷爾蒙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