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摘除術後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如不進行特殊的處置及護理均可產生程度不等的膀胱痙攣,且二者互相促進,即出血堵塞引流管可引起膀胱痙攣,膀胱痙攣可加重出血。分析二者出現的原因,並針對性地加強處置及護理,盡量減少出血,防止膀胱痙攣的發生,可減少患者的痛苦,有利於患者的盡快康復。
攝護腺摘除術是治療攝護腺肥大症症最常用的手術之一,患者術後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容易出現膀胱痙攣。分析二者出現的原因,並針對性地加強處置及護理,盡量減少出血,防止膀胱痙攣的發生。
攝護腺發炎手術後要做好這兩個護理
針對以上原因,二者的護理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具體方法如下。
心理護理
針對老年患者耐受力差,易產生猜疑、焦慮、緊張、抑鬱等不良心理,采用有針對性的心理治療。
首先做好術前的宣教,對患者進行攝護腺摘除術相關知識的介紹,解釋術後出血、膀胱痙攣發生的原因、表現,消除患者緊張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
指導患者掌握自我緩解的方法,即做深呼吸、全身放松、分散注意力等。
各種管道的護理
術後連接、固定好氣囊導尿管、膀胱造瘺管、恥骨後引流管,外露導尿管拉直呈直線固定於大腿內側,牽拉力量太小不利於壓迫止血,牽拉力量太大又容易引起膀胱痙攣,因而其牽拉力量要根據沖洗流出液的顏色決定,即沖洗流出液的顏色重就應加大牽引力量,沖洗流出液的顏色淡要減少牽引力量,在減少出血的基礎上盡量避免膀胱痙攣的發生。
術後24 h起,沖洗流出液的顏色變淡後減少尿管氣囊注水量為10~15 ml,使氣囊變小,減輕壓迫。保持對流沖洗的通暢,根據流出液的顏色調整沖洗液的速度,開始時沖洗液速度可達每分鐘120~180滴,待引流管顏色轉淡,澄清時可逐漸減速至每分鐘40~60滴。沖洗液的溫度一般為20 ℃~30 ℃為宜。如果血塊堵塞對流沖洗管道,盡快用沖洗器抽出血塊。
攝護腺發炎手術後不適如何杜絕
慢性攝護腺發炎一般為局灶性或節段部分性,攝護腺液檢查不能充分反映攝護腺發炎的嚴重程度,因而不能作為手術依據。對於有精神症狀的慢性攝護腺發炎患者,更應視為手術禁忌證。
外科手術治療方法包括對攝護腺膿腫的引流、切除膀胱頸部、攝護腺完全或部分切除、攝護腺精囊全切除術、攝護腺及其結石的摘除、精囊切除術、經尿道逆行氣球擴張術等。對於包皮過長或包莖患者,可以在攝護腺發炎治療好後施行包皮環切術,以減少包皮龜頭內存在的大量微生物對攝護腺的可能感染機會。有學者認為包皮環切術應該在治療攝護腺發炎之前進行,並已經在實踐中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些患者在手術切除具有炎症的攝護腺後,例如經尿道電切攝護腺切除術後,攝護腺周圍仍然有含有大量感染灶和結石。
由於病原體可能仍然在攝護腺區域存在或由於手術導致擴散,使手術切除攝護腺後也不能完全消除患者的症狀,患者仍然可有尿頻、尿急、尿痛、夜尿、會陰部不適或疼痛,甚至出現畏寒、發熱等慢性攝護腺發炎或急性攝護腺發炎樣的症狀,所以手術治療有時也很難達到完全徹底治療好的目的。顯然,手術適應證的選擇就要更加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