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攝護腺發炎患者占泌尿外科門診患者的8%~25%,約有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個時期會受到攝護腺發炎的影響。那麼,怎樣檢查攝護腺發炎?
實驗室檢查方法如下:
(1)攝護腺按摩液(EPS)常規檢查:正常的EPS中白細胞<10個/HP,卵磷脂小體均勻分佈於整個視野,pH6.3~6.5,紅細胞和上皮細胞不存在或偶見。當白細胞>10個/HP,卵磷脂小體數量減少,有診斷意義。
(2)尿常規分析及尿沉渣檢查:尿常規分析及尿沉渣檢查是排除尿路感染、診斷攝護腺發炎的輔助方法。
(3)細菌學檢查
1)Ⅰ型:應進行中段尿的染色鏡檢、細菌培養與藥敏試驗,以及血培養與藥敏試驗。
2) 慢性攝護腺發炎(Ⅱ型和Ⅲ型):推薦“兩杯法”或“四杯法”病原體定位試驗。
3)其他病原體檢查:包括沙眼衣原體和支原體檢查。
另外 器械檢查方法如下:
(1)超音波:盡管攝護腺發炎患者超音波檢查可以發現攝護腺回聲不均,攝護腺結石或鈣化,攝護腺周圍靜脈叢擴張等表現,但目前仍然缺乏超音波診斷攝護腺發炎的特異性表現,也無法利用超音波對攝護腺發炎進行分型。
(2)尿動力學:①尿流率,尿流率檢查可以大致了解患者排尿狀況,有助於攝護腺發炎與排尿障礙相關疾病進行鑒別;② 尿動力學檢查,可以發現膀胱尿道功能障礙。
(3)CT和MRI 對鑒別精囊、射精管等盆腔器官病變有潛在應用價值,但對於攝護腺發炎本身的診斷價值仍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