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表示,慢性攝護腺發炎患者的攝護腺液色微黃混濁或含有絮狀物,細胞吞噬了很多肪類,使攝護腺液中白細胞增多,當高倍視野超過10個以上診斷便可成立,嚴重者可見白細胞很多,而卵磷脂小體減少或失去。但檢查結果常與攝護腺液量的多少、厚薄,有無對尿道傳染等情況,因此使用攝護腺液鏡檢診斷慢性攝護腺發炎,應延續作3次復查,診斷起來才較為可靠。
有時在作攝護腺按摩前先作尿常規反省,若按摩後無滲出液流出,可接收按摩後的少量尿化驗作比較,但計數白細胞時應根據稀釋攝護腺液的程度乘以呼應的倍數,以擔保觀察結果的精確。
不同醫院針對不同病情攝護腺發炎的檢查方法不一樣。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下攝護腺液的檢查報告如何看。
1、外觀:正常攝護腺液外觀呈稀薄的淡乳白色,有炎症時排洩物濃重,色黃或淡赤色,混濁。
2、PH值:正常攝護腺液呈酸性PH值為6.2。攝護腺發炎時PH值可增高。
3、紅細胞:正常攝護腺液中無或很少有紅細胞,即每高倍視野內不超過10個。攝護腺發炎時每高倍視野內可超越10個。
4、卵磷脂小體:正常攝護腺液中卵磷脂小體簡直佈滿視野,反省單上標為+發作攝護腺發炎時卵磷脂小體削減,並有堆積成堆的傾向。
5、滴蟲與黴菌:正常狀況下攝護腺液內無滴蟲和黴菌。當有滴蟲和黴菌傳染時可在攝護腺液內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