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情”是個早就被談爛,可是一旦提到就讓大家非常興奮的話題。拋開倫理與法理不提,如果單從TA交互分析心理學的視角來看,“一夜情”的本質就是一個無拘無束的“兒童”玩了一次自認為很“刺激”、很“過癮”的小遊戲。
一、有違倫理的兩性遊戲
對於這樣一個孩子來說,第一次玩遊戲在刺激之後還是會有些忐忑不安的,但是久而久之就越發的感覺沒什麼大不了的。這就像一個第一次去網吧玩網遊的孩子,第一次去的時候會擔心被家長或老師堵住,但是又抑制不住好奇心的驅使,在“全身而退”之後,再去的話就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當初的好奇心了,而是尋找那種第一次獵奇時的“刺激感”,而玩遊戲本身隻不過是一種跟這種感覺捆綁在一起的“儀式”。
同樣的,“一夜情”跟正常的兩性關系相比在“物理層面”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但是在“心理層面”卻有著特別大的差異,也恰恰是這種差異決定了這種在一部分看來屬於“胡作非為”的罪行,在另一部分人看來卻隻是“你情我願”的愛好。
二、發生一夜情的心理狀態
同樣面對一夜情,有的人是身體力行,有的人是口誅筆伐,有的人是漠不關心,有的人嘴上討伐卻在心裡面憧憬……
究竟什麼樣的心理條件會催生出來一夜情的行為呢?從TA交互分析的角度來看就是這個人體內的“自由兒童”特別強大,而他內心當中的“控制父母”、“成人自我”和“順從兒童”都拽不住了。
直接點說,當自己面對“一夜情”的機會動心的時候,這個動心就是“自由兒童”在起作用。而在動心之後如果心裡有個聲音斬釘截鐵的說“這麼做是不對的!不許這麼做!”,那就是“控制父母”在起作用。如果有個戰戰兢兢的聲音說“萬一是個圈套怎麼辦?萬一出什麼事情怎麼辦?萬一……”,那肯定就是“順從兒童”在起作用。當然還有“成人自我”,這種能量之下我們會很理性、很淡定的判斷一下機遇和風險,然後確定要不要“參與”。
其實對於大部分生理和心理都健全的人來說,這幾種聲音是會同時出現的,所以坦白的說,面對“誘惑”的時候大部分人還是會在內心有“掙紮”的,隻不過有的人掙紮得久一些,有的人在一瞬間幾種能量就決出了勝負。而發生一夜情的心理條件就是“自由兒童”勝出,這時候理智的“成人自我”、顧慮的“順從兒童”和監管的“控制父母”都敗下陣來,任由你一夜風流了……至於結果如何,也就聽天由命了,因為“自由兒童”的典型風格就是不計後果!
三、促成一夜情的前提條件
雖然有可能被某些人利用,但是還得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一夜情”的形成條件。
我們在前面已經說得特別清楚了,那就是“自由兒童”占了上風才會發生“一夜情”,這也就有兩種前提條件:一是一個人體內的“自由兒童”能量原本就非常高;二是本身“自由兒童”的能量並不高,但是被周圍的環境催生出來了。
“自由兒童”值高的人的特點就是比較陽光、富有創意、特別浪漫、性格豪爽、喜歡刺激,這其實也比較好解釋不同的專業或行業背景的男男女女群體們的“艷遇”指數有著極高的差別——具體情況相信你懂的!
另外需要強調的就是所謂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也就是“自由兒童”能量高的人肯定和那些“順從兒童”能量更高的“宅男宅女”相比更容易聚集在酒吧、夜店等場所,也更喜歡下載個陌陌或者沒事用用Line,facebook的“搖一搖”,自然也就比較好解釋為什麼我們身邊的某些朋友總是“一約便有”——渠道管理做得很到位啊!
我們提到的另外一個前提條件就是環境的催生。這個其實也比較好解釋為什麼尋找一夜情的都是要在一些自己認為比較“安全”的線上或線下的途徑。
說句實在話,就是正常談戀愛的時候也得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找那種人“不多不少”的地方。“不多”是因為不會特別喧鬧,比較有情調,能夠烘托氛圍,強調“中心思想”;“不少”是因為萬一對方原形畢露還是可以隨時呼救來保護自己。這其實就滿足了兩種安全感——不被打擾和不被侵犯。隻有滿足了安全感,“自由兒童”才會出來,才能進入戀愛的狀態,否則你要是初次約會就約到某機關的“信訪接待室”或者某情侶酒店的“七夕主題房間”,那麼肯定就是腦袋進水了。
回過頭來,我們不難發現“一夜情”的發生往往是跟特定的場所或網絡媒介緊密聯系的,並且無論線上線下都有一個很一致的特點——一定程度上的隱私保護和心照不宣的共同需求。
四、說說婚戀當中的一夜情
許多戀愛或者婚姻都遭受過“一夜情”的侵襲,對於這一個雖然很無奈但又不斷發生的現實,需要特別強調的就是兩個人都要意識到“一夜情”是在“自由兒童”下發生的。
這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內心如果本身就沒有強大到能夠在關鍵時刻拉住體內那個“小孩”,那麼采用“暴風驟雨”的問責或者“不管不問”的縱容都會讓對方變本加厲,因為這兩種形式都無法讓對方的“成人自我”得到發展。
所以,如果當事人真的對這份關系難以割舍,不希望通過一了百了的方法馬上一刀兩斷,那就得願意擔起“撫養”這個“小孩”長大的責任和壓力了。
真的到了這個時候,你會扛下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