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排尿的主要作用是排出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各種廢物。人每天排出約1500ml尿液,帶走了大約30克-50克廢物。這些廢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酐、各種酸性物質(氫離子、乳酸、葡萄糖醛酸、β—羥丁酸、草酸、枸櫞酸等)、各種鹽分(鈣、磷、鎂、鉀、鈉、氨、氯等)。這些物質在尿液中的濃度較高,但人的腎臟可以使這些物質保持平衡,以溶解狀態排出體外。如果尿液太少的話,這些物質中溶解度較小的草酸鈣、磷酸鈣、尿酸、磷酸鎂銨等物質就會形成結晶——就是微小結石。通常人會在不知不覺中將這些微小結石排出。
3、上述結石形成的原因,就是改變了尿液中的某些成分、打破了尿液的平衡,先形成微小結石,在致病因素的長期作用下,結晶不斷長大,最終發展成有臨床意義的腎結石。
1.1、胡桃仁100g,大米200g,加水煮稀粥飲用。
1.2、向日葵梗心100厘米,剪成3厘米長的小段,水煎服,每日1次,連服1個月。
1.3、荸薺莖30g~60g,煎湯代茶飲。
1.4、鮮葫蘆搗爛後取其汁,調以蜂蜜,每次服半杯,每日2次。
1.5、鮮楊桃5個切成塊,加清水5碗煎至3碗,沖入蜂蜜飲用。
1.6、南瓜子20g去殼取仁,搗爛成泥,加白糖適量攪拌,早、晚空腹用溫開水沖服。
2.1、多喝水。預防腎結石,第一步是多喝水(也可能只需要這一步)。240毫升的杯子,每天至少喝六到八杯。盡管喝水一直是不錯的選擇,但其他無咖啡因、無酒精的飲料也不錯(如果尿液中草酸鹽濃度過高,醫生會提醒您不要喝太多去咖啡因茶)。每天喝大量的水是預防腎結石最好的方法之一,每天至少六到八杯。
2.2、多吃奶制品。
1、清熱利濕行氣:常用的清熱利濕藥有金錢草、車前子、海金砂、滑石、澤瀉、木通、通草、地膚子、石葦等;淡滲利濕藥有:豬苓、茯苓、赤小豆、薏苡仁。行氣解鬱藥有:木香、烏藥、厚樸、青皮、香附、枳實、萊菔子等。主要用於無嵌頓、直徑小於0.8cm的小結石,能提高自然排石率,減少手術率,改善腎功能。
2、氣滯行瘀:以化瘀行氣軟堅藥三棱、莪術、桃仁、枳殼等組方,它可使磷酸鹽部分脫失,草酸顆粒結晶變圓鈍,結構破碎。金錢草、石葦、茯苓、玉米須等組成的中成藥還能減少上尿路含鈣結石患者尿中的大晶體的比例,提高尿液對草酸鈣晶體生長和聚集的抑制活性,具有防止含鈣結石形成、降低尿石復發的作用。
3、破血破氣加益氣藥促使結石移動排出,解除梗阻:緩解結石梗阻性腎輸尿管積水,減少手術率。對中度腎積水,只要無嚴重感染和進行性加重,可應用以中藥為主的非手術方法積極治療。排石後用補腎、活血、益氣藥有助於腎功能的恢復。此外,在碎石前後應用清熱利濕、化淤行氣、清熱解毒、補腎益氣等中醫方法治療。
4、一些中成藥也頗受歡迎:如排石顆粒(包括無糖型的)泌淋膠囊等。在中醫理論中,腎結石、輸尿管結石和膀胱結石統屬中醫“石淋”范疇。其治療方法多以清利濕熱、通淋排石為主。常見的排石藥物主要以排石顆粒及其他制劑的中成藥為主,主要成分大多包括:石韋、冬葵子、瞿麥、滑石、車前子、金錢草、海金沙、雞內金、芍藥、甘草等。若尿中帶血可加小薊、生地、藕節等以涼血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