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普閱讀之旅是從小人書開始的。在一本已經記不住名字的書裡,一個少年遊歷海底世界,與蝦兵蟹將發生一番周折。書籍采取是主人公遊歷講解的形式,頗有點像《神曲》裡的但丁和維吉爾,卻是將知識嵌在一個簡單的故事裡,娓娓道來。
但就在我能夠很好的閱讀文字書籍時,科普閱讀卻經歷了小小的斷檔,我一時找不到深入淺出的讀物。如今想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曾經把科普當作少兒教育的一部分,當我的閱讀品味剛剛步入成年時,發生了一點讀書的尷尬。當時好的成人科普書籍幾乎只有包括《時間簡史》的那套著名的第一推動系列。另一個角度講,似乎科普是不能作為通俗讀物出現的。我們找不到很多合適的書籍,一方面能讓人獲得一點智力愉悅,另一方面讀起來又能不那麼讓人精疲力竭。
時至今日,在北京海淀的大型書店,標記為科普的書櫃已有有足足兩列,但是品類和我中學時還是很相似——一部分給低齡讀者寫的少兒科普,和經典的科普,後者喜歡和你談談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卻很少關注為什麼我們會非理性的購物,為什麼要減少碳排放。
科學松鼠會的出現給出了一部分答案。在之前,很多國內科普作者已經在做著探索,寫作了很多新鮮活潑的科普文章,對最新研究成果的快速反應,對大眾科學事件的新聞敏感,都與過去的科普不同。而科學松鼠會匯聚了一批這樣的作者,在近三年來,出版了很多本高品質的科普書籍。最新的這本《愛與性的實驗報告》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本。
萬艾可專稿,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FDPageBreak}
欲望都市裡來了科學家
這本書的作者小莊把書稿給我前提醒我,看這本書可能會把你激怒;而另一位科學松鼠會成員夏如則和我談到她的觀後感,說這是一本科學版的《欲望都市》。
欲望都市?大城市的高學歷高收入女性,談論高端話題,用比傳統習慣更主動的方式對待愛與性,在故事裡是真正的主角,從不需要男性的拯救,甚至連男性的支持也是可有可無。作為一個男性讀者,這種故事雖然不至於激怒我,但是也並不是我喜愛的類型。等等,科普?故事?難道成年人的科普不是靠硬邦邦的數據驅動嗎?
還好,流暢的閱讀體驗很快將我帶入書中。書的結構讓我回想起我小時候的故事科普,但故事卻是成人的。一開頭作者就介紹了四位頗有點符號性質的女性角色:名校畢業,擔任網站高管的唐納薇,本書的很多科學內容就是通過她說出來的;海歸博士M、廣告精英莫扉、明星經紀人戴安。與其說作者想標榜某些價值觀,不如說這是現代都市女性的某種投射——已經度過了青澀歲月,年齡在28歲以上,經濟獨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本書並沒有渲染高檔的生活方式,而是展示了一個現代社會的理性人。
一個都市女性,經歷的感情問題是現代的,但也是人類永恒的問題。兩性之間親密關系的建立,情與性的博弈,等待與希冀,失望和痛苦,這些自古以來經典愛情故事描寫的內容一次次上演。然而這一次,隱藏在其背後的科學原理卻被犀利不失溫情的女主角唐納薇一一道出。這一次,輪到愛情被除魅了。
萬艾可專稿,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FDPageBreak}
演化論與認知科學
《愛與性的實驗報告》分為四大部分關系論、如果愛、性解析和泛情感。看看篇名就知道,愛與性所言不虛,全書圍繞的主題正是兩性問題。讀者不用擔心在剛剛讀了談女性擇偶的文章突然跳轉到高分子化學。而如果讓我概括這本書的科學脈絡,我以為關鍵詞是演化和認知。
演化論,自達爾文以來,歷經百餘年,大量的研究不斷豐富著這個優美的理論。國人對演化論的理解經常伴有很多謬誤,這本書的內容盡管並不是著重介紹演化論,卻大量援引了相關的研究結論。要知道,性選擇正是達爾文研究伊始就關注的話題。兩性間的大量行為都可能有著演化意義。
可不是嗎,為什麼男性喜歡青春少女而女性偏愛有一定經濟實力的男性?因為你的基因需要延續,而青春少女生育力旺盛,富有的男人能給孩子最好的資源。為什麼有人會對異性的體味非常在意?因為某些體味可能表示了他或她免疫的特點,而與你免疫特點的互補很可能幫助後代獲得好的免疫力。
認知科學則是這本書的另一個關鍵詞。這門科學誕生時間不長,把過往心理學、社會學、神經科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進一步交叉,系統的研究人類的知覺、記憶、思維,乃至復雜的社會行為。
它能告訴我們什麼?快速約會的人數大大影響約會品質,因為我們的大腦處理不了那麼多人的信息,只能簡單粗暴的分析一下異性的相貌,而這可不是一個判斷異性自足的好指標。有些人在戀愛關系中總是處於守勢,也許是因為他們的依戀類型存在問題,而這種問題在他們的幼年和媽媽的關系中就可能有所表現。
現在,認知科學遇上演化論,將有關人類的研究整合在一個理論框架下。排卵期的女性分辨異性相貌的能力好於平時。而幽默的男性更受歡迎,和他們體內的睪丸素水平高可能有關。某些認知能力有效的適應環境,在嚴酷的競爭中得以保存。
讀這本書的樂趣,就在於看一看我們平時見怪不怪的兩性現象,其實背後有著深層次的機制。而男女間的一點勾心鬥角,還可能有著重要的演化意義。別擔心,這本書可不是為了讓你對愛情失望的,如果你的愛情觀是建立在少女言情小說基礎上的,那這本書會讓你在它破滅前吃上一劑清火藥;而如果你是一個對兩性有著成熟看法的人,這本書還能修正你的觀點,給你的看法提供一些經過檢驗的佐證。
特別是,雖然有一些小說筆法,但是文章還是顯示了作者接受的科學訓練,引用的研究結果都有研究者、發表時間和內容的清楚表達。可惜和很多國內科普書很像,就是這些研究沒有提供參考文獻格式的論文出處。雖然作為報刊專欄結集出版的圖書,這個要求似乎有些苛刻,但不能不說是個小小的遺憾。
萬艾可專稿,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FDPageBreak}
為什麼男人應該讀這本書
作者告訴我這本書可能會激怒我,果不其然,當讀到《對不起,我不負責贊美你》這一篇時我感到很是惱火。肯特大學的心理學家在《性別角色》期刊上發表的論文顯示,自戀人士對異性戀女性更不友好,擺出更多大男子主義傾向。難道作者在暗示我是容易發火的自戀男嗎?開個玩笑,這本書的男性讀者會如何看待這些內容呢?
我在認知科學的領域裡已經浸淫數年,對書中提到的實驗方法很熟悉,而對於一些結論則能如數家珍。但是這本書可是有著鮮明的女性主義視角,不管這種視角是作者的態度還是一種傳播策略,恐怕都能讓部分男性感到不爽。
從這個角度,我倒是建議男人應該讀讀這本書。書中提到,過去幾十年來擇偶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女性的智力在男性擇偶的條件中正在越來越重要。這很可能是現代社會的一大好處,真的有人開始注重心靈的匹配。當男人想方設法表現的更有男性氣概時,別忘了,這只是你的基因起作用,更多的激素讓你做出更多冒險行為。這些冒險行為一方面大大吸引女士的眼球,可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加男人受傷或死亡的概率。從這個角度講,我們和百萬年前的祖先有著太多的相似性。讀一讀這本書可以讓很多男性朋友換一個角度看看這個世界,看看你拼命搞定的豪車和努力學出的紳士風度背後是什麼。
對於女性讀者,就不需要這種說服了。希望你能在書中的角色身上找出一點帶入感,在感情生活中做一回積極而理性的獨立個人。了解你自己,也了解男人,他們基本是另一種動物。
萬艾可專稿,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FDPageBreak}
我們需要多種多樣的科普
如何定義《愛與性的實驗報告》呢?枕邊讀物甚至是廁上讀物,因為篇幅短小,可以隨便翻開一頁開始讀;地鐵讀物,因為內容正適合無聊的都市交通時間;成人讀物,因為文筆雖然含蓄,但是內容卻是實實在在的兩性話題;休閑讀物,書不厚,也不打算和你討論國計民生,沒有公式和定理,不講弦論或者宇宙學,不需要背景,僅僅需要一點對生活的好奇心。
是的,這是一本果殼閱讀出品的科普書,很好的滿足了上述需求。如果科普書在意味著或是低幼或是繁難,那麼這一類書籍正在提供一種新答案。作者沒有打算讓你親近神聖的科學,而是和你談談情,聊聊性,說說這些事情背後的道理。而讀者也不需要學習知識的預期,完全可
本文來自萬艾可論壇,由網友發佈,本站僅引用以提供參考,不代表本站贊同文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