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內生肌酐清除率檢查
試驗前和試驗日攝低蛋白飲食共三天,禁食肉類,避免劇烈運動。試驗日晨8時排光尿,再於此後至次晨8時的24小時將尿液收入加入有甲苯防腐劑的潔凈容器內。試驗日抽取靜脈血2~3ml。將血、尿同時送檢。
1.2、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測定
取靜脈血1毫升,註入抗凝管內,充分混勻。正常的血尿素氮為9~20毫克/公升,血肌酐為1~2毫克/公升。各種嚴重的腎臟疾病引起腎功能不全時全增高。上消化道出血、嚴重感染和飲食中蛋白質過多時,均可使血尿素氮暫時升高。血肌酐濃度受飲食等因素影響比較少,明顯升高時,提示預後差。
1.3、酚紅(PSP)排洩試驗
試驗前不能用阿斯匹林、青黴素等藥物。試驗前及試驗中應避免飲茶和咖啡等利尿飲料。試驗前20分鐘囑患者先去排尿,然後飲水300~400毫升,以後不再飲水。
1.4、尿濃縮與稀釋功能試驗
實驗日患者攝普通飲食。晝夜24小時內每隔三小時排尿一次,分別收集於清潔標本瓶內。正常的日間尿量與夜間尿量比為3~4∶1;12小時夜間尿量不超過750毫升;尿液最高比重在1.020以上。最高比重之差不少於0.009。
腎功能檢查是研究腎臟功能的實驗方法。常用尿液顯微鏡檢查和化學檢查以及血液的某些化學檢查等指標來衡量腎功能的變化。常用的測定項目有:尿樣、尿比重、尿沉渣鏡檢、尿素氮、肌酐、非蛋白氮定量以及酚紅排洩實驗等。很多環境污染物,例如鉛、汞、鎘、鉻、砷、烴類溶劑、石油產品等,均可引起腎臟損害,腎功能檢查是一項重要的指標。
3.1、空腹檢查
在檢查腎功能前需要空腹8-12小時,此期間不要進食或飲水。腎功能檢查項目之一血尿氮素會受到一些外界因素影響,如飲食(如高蛋白飲食)、創傷、感染、消化道出血及應用激素等都會影響其結果的準確性,因此檢查腎功能需要空腹。
3.2、建議早上去做檢查
無論是靜脈抽血還是尿液檢查,一般是檢查當日早上進行,而且早上進行檢查,一般在當天就可以拿到檢查結果。
3.3、靜脈抽血
抽血完成後,要以三指按壓抽血部位約5分鐘,以免出血。如果按壓後抽血部位淤青,不必驚慌,一般淤青可自然消退,在抽血24小時後用熱毛巾熱敷也可以加快淤青的消退。
3.4、尿液檢查
所留尿液應盡快送實驗室檢查,因為時間過長會有葡萄糖被細菌分解,管型破壞,細胞溶解等問題出現,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1、腎小球濾過率(GFR):如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則說明腎臟固有細胞受到了損害,導致腎單位即腎小球的濾過率下降。
2、血清尿素氮(BUN):因為血漿尿素氮濃度對慢性腎臟疾病的病程、病情觀察及預後判斷有很重要的意義,所以血漿尿素氮測定仍是目前腎臟疾病的主要生化檢查項目之一。
3、血清肌酐(Cr):血清肌酐是肌肉代謝產生肌酐進入血液中,成為血肌酐。當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原來的1/3時,血肌酐就會上升。一般血肌酐上升常見於慢性腎功能不全、腎衰竭、尿毒症等嚴重的腎臟疾病。
4、尿酸(UA):尿酸是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人體有三分之一的尿酸來自於食物,三分之二由自身產生,排洩大多經由腎臟排洩。尿酸的測定有助於腎臟疾病早期的診斷,當尿酸明顯增高時,常見於急慢性腎炎;其他晚期腎臟疾病如腎結核、腎盂腎炎、腎盂積水等也可見尿酸濃度升高。
1、有腎臟病家族史
也就是有血緣關系的親屬成員中有腎臟病患者。家屬或直系親屬中有各種腎臟病時,其他家庭成員患腎臟病的機會明顯增加。
2、60歲以上老年人
由於老年人機體各器官系統的衰老以及腎臟的結構和腎功能的減退,使其腎臟疾病的發病率增高,同時,由於老年人常常一身多病,應用多種藥物,更使其腎臟病變錯綜復雜。
3、合並有慢性病的人
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血脂、肝病等。這些疾病若不能早期有效控制,常會造成腎損傷甚至尿毒症。在歐美和日本等國家,尿毒症患者中1/2來自糖尿病、1/3來自高血壓。在,高血壓、糖尿病和痛風等引起的尿毒症也越來越多見。繼發的腎臟病主要是積極治療引起腎損傷的疾病,高血壓病和糖尿病,必須用藥控制血壓、血糖在達標水平,維持心肺等臟器功能正常。